王玉英(山東濰坊市奎文區先鋒小學)
現代教育必須實施現代科學管理,能否保持學校中層以上管理者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能否激發全體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搞好學校管理工作的關鍵。先進的學校管理離不開先進的辦學理念,在學校管理中,班子建設更是不容忽視。組建一個團結向上、務實高效、凝聚力強的學校領導班子一直是學校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堅持從“增強四種意識”入手,提高學校管理效能。一是目標意識,以學校的總體目標為基礎,全面協調其他各項工作,班子成員根據自己的分工,找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各司其職,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動上“合拍”。二是協商意識,充分發揚民主精神,如遇重大問題,班子成員一定要集體協商解決,力求達到思想上“順心”,工作上“順力”,行動上“順拍”。在協商中,班子的凝聚力會進一步增強,團結和諧的氛圍能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三是創新意識,沒有創新就沒有活力,班子成員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創新工作方式,這樣能進一步贏得工作的主動權,增強工作活力。四是激勵意識,工作中不管遇到多少困難,都要積極面對,充分調動班子成員工作的主動性,充分發揮出他們的特長和優勢。一套班子就是一面旗幟,張揚學校的管理旗幟靠的就是班子成員的這“四種意識”。
鄧小平說:“制度才是靠得住的東西。”實踐證明,創新和完善學校管理制度才是學校發展的根本保障。學校管理指的是學校的內部管理,是對學校人、財、物、事等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的過程。新時期學校管理發展將出現管理自主化、開放化、民主化、管理技術手段現代化、精致化等趨勢。在辦學實踐中,要堅持“凡事有程序、凡事有準則、凡事有負責、凡事有檢查”的原則,制定一系列符合學校實際的新型管理制度,確保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和管理的更加規范,這也是對傳統學校管理制度的突破和創新。打造一支優良的教師隊伍一直是學校管理的核心工作,我們把實現“學校的發展、學生的發展、教師個人的發展”這三個目標作為打造優良教師隊伍的原始動力,并以此為基礎,制定了分層次培養學校教師的管理制度。學校根據教師的年齡、知識水平、能力等特點,在充分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將學校的任課教師進行優化組合,確定了分層次培養的目標,盡可能地發揮教師之間的互動性、互補性、協調性,也更注重教師個體能力特征的組合,使各個層次的教師都能得到發展。
我們在管理實踐中,非常重視制度的剛性和柔性的結合,努力做到剛柔相濟、相得益彰。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就像簽訂經濟合同一樣,它不是單方面的,民主講得太多了也會給制度的制定和執行帶來麻煩,要盡可能地實現學校和教師利益的有機統一。制度一旦形成,就應不折不扣地落實到底,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從校長到教師,一視同仁。我們現正在進行第三輪學校制度修訂,本次修訂的原則是把學校的質量管理與上級的督導評估結合起來,從以下四個方面出發進行制度創新。一是結合上級的有關文件精神;二是結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三是教代會通過的有關規定;四是督導評估標準。一些能適應教育新形勢發展需要的制度就誕生了,如結合區教育局文件制定的限時辦公制度、走訪教職工親屬制度等,我們進一步創新了學校的管理制度。學校每學期都對獎懲制度進行合理化修改,討論后進行張貼公示,一旦通過,便按制度規定嚴格執行獎懲。
有了現代學校管理制度的落實,我們在發展中戰勝了許多困難,近幾年來學校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學校的管理更規范了,學校的發展也步入了快車道,得到了周邊單位、家長、社區的認可。其實,管理與被管理者本身就是一對矛盾。作為學校領導,我們不可能和每位教師都成為朋友,有時候適當地拉開距離反而能產生美。當人的思想境界還未達到一定高度時,就必須用制度來約束和規范人的行為,進而實現個人發展目標和學校發展目標的統一。
創新的理念、創新的制度與實踐保障了學校管理的規范高效和可持續發展,也保障了學校不斷創新。同時,也為學校的優質高效發展帶來了生機與活力。新的教育形勢對學校管理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我們將牢牢把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這一大好時機,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實現學校管理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