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多勇 (甘肅民勤縣第五中學)
在課堂教學中,“設問”是一門學問。從某種程度來看,課堂是“問”出來的,而非“講”出來的。教師要認識到“設問”的重要性,要善于“設問”,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激活英語課堂學習氛圍。
課堂提問不能隨意,教師要挖掘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知識水平,掌握學情實際,設計合理、恰當的問題,激發學生去思考,去探究英語知識。如果提問難度過大,學生可能感到疑惑,降低了思考積極性。我們可以將問題進行分解,適當降低問題難度,順應學生心智及英語水平。在學習“Christmas”主題知識時,我們列出問題:I like watching movies best,Please watch the movie A Chiristmas Carol。What's the movie about?學生結合電影題目,回答關于“Christmas”。這樣一來,就可以引出本節的討論話題“Christmas”。學生結合問題,通過思考聯系文本閱讀,逐漸找到本節教學的主題內容,便于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信。當然,問題的設計,教師要兼顧不同學生的學習訴求,盡量覆蓋更多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回答的機會和能力。如對基礎一般的學生,側重于詞匯拼讀方面的問題;對學習成績良好的學生,可以融入知識探究問題。對于“設問”,教師要把握漸進提問原則,順應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的發展思維邏輯。
在課堂“設問”中,教師要善用多種提問技巧,把握提問的方式、時機,更好地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增進師生交流。師生交流互動,離不開提問,而高效的“設問”,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融會貫通,激發學生頓悟。在牛津英語7A Unit5 學習“現在進行時”時,我們先對一些動作短語進行復習,接著在學生表演這些動作時,發問:What are we doing now?學生最初感覺不知所云,但當明確“現在進行時態”時,學生頓然了解了“正在做的事情”。“設問”的運用,并非“就事論事”,教師還要注意不同提問方式的巧妙滲透。有些問題需要重復提問,有些問題需要提示引領。對問題的選擇,不能僅停留于“yes”或“no”等簡單回答上,還要善于追問,引發學生深入思考。這些提問技巧的把握,教師要挖掘教學內容,整理教學思路,啟發學生深入思考。另外,提問時,教師要盡量言簡意賅,貼近學生生活、認知實際,問題不能延伸太遠,涉及的知識點不能太深,避免“設問”出現尷尬、沉悶、答非所問。
課堂“設問”的應用,要突出教學提問藝術,要把握好靈活性、趣味性、針對性、多樣性原則。對于問題的設計,要富有趣味性,能夠調動學生的回答熱情。同時,針對學生理解能力差異性,突出問題設計的針對性,區別對待,兼顧學生學習需要。“設問”,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去回答。課堂“設問”的推進,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回答,并給予合理的評價。事實證明,在學生的回答中,能夠得到教師的肯定性評價,對于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大有幫助。教師要注重激勵學生,即便學生回答的不準確,也要給予鼓勵,找出學生的閃光點,拉近師生距離,以平等的姿態與學生互動。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從多個視角分析問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在“設問”時,一些教師會出現“跳躍式”提問,雖然有助于拓展學生的英語視野,但容易脫離課堂教學內容,喪失“設問”的銜接性,導致后續提問質量不高。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穿插一些視頻、圖片,設置不同的問題情境,更重要的是教師要積極引領學生展開對英語知識的全面思考,鼓勵學生的多樣化回答,增進英語邏輯思維的形成。
總之,“設問”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方式,有助于促進師生間的有效交流,圍繞教學目標和任務,貼近學生構設問題,用“設問”輔助教學,活躍課堂,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