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林 (江蘇昆山市張浦中學)
生物教材中的插圖是生物教學的核心內容。初中生物教材中的插圖包括實物制圖、生物結構圖等,并且涵蓋到每一個章節。部分學生缺乏將例證與本章所描述的知識聯系起來的意識,不能正確理解生物知識的層次性,因此,加強學生生物識圖能力的培養是很重要的。
一幅畫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它含有大量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往往是由畫家決定的。由于初中生的生物學知識較少,觀察力不足,往往不能掌握生物畫中的要點,這就需要進行專業指導。在教學生物課程時,在教科書提供的生物圖中,有很多的隱含條件包含在其中,這些隱藏條件有時候能成為問題解決的重點,因而,在生物圖的閱讀中,隱含條件的挖掘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在學習生態系統插圖時,不易區分的是生物組分中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定義以及能量流的內在關系。雖然這些東西會在圖上有描述或標注,但是學生往往很難注意到,這需要教師的進一步解釋。教師應進一步指出,生產者指的是在生態系統中能夠將無機物質轉化為有機物質的生物組分,大多數是綠色植物。同時,對消費者和分解者的定義也應逐步加以解釋和消除,消費者是指以生產者為能源的生態系統的生物組分,而分解者是指能夠分解有機物并將其轉化為無機物的生物組分。
在生物教科書中,大多數插圖具有很強的規律性。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幫助學生主動發現和總結規律,同時,通過類比加強學生對其他知識的理解。對學生來說,在生物學習中至關重要的是查看插圖和認識插圖。一些生物插圖有一定的識別模式,如旋轉180度,鏡像對稱等。為了對學生正確地查看插圖進行引導,教師應將生物圖識別的方法告訴學生。
在生物教學中,第一種圖示是鏡像對稱。在人體結構教學中,學生可以更準確地發現人體內各種器官的分布,理解和掌握這些器官的功能,從而幫助學生有效提高對人體結構的認識。通過這種教學方法,第二種類型是中心對稱。顯微鏡的原理是通過用兩個凸面鏡成像獲得的,這使得顯微鏡的圖像是中心對稱的,向上移動物鏡,圖像向下移動,向左移動物鏡,然后圖像向右移動。另外,在視野的左上角看到的實際上是在載體右下角,在顯微成像中經常出現中心對稱現象,這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利用中心對稱性進行解釋往往便于學生掌握。第三種類型是左右對稱結構。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引入左右對稱性,學生很容易記住和理解其結構,引入上述對稱性,總結相關規律,往往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習的過程是由難至易、由簡單至復雜的,其特征是由表及里,人的理解應當遵循一定的規律。在生物教材中,很多圖都較為復雜,尤其是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因此,教師應該學會化繁為簡,為了給學生最直觀的感性認識,可以學會使用一些模型和道具。在培養學生看圖能力時,我們也應該遵循這樣的過程。在知識方面,引導學生觀看抽象生物地圖,使學生圖的閱讀能力逐步提高,實現感性知識向理性知識的升華。
例如,當學生學習人體的血液循環時,由于教科書中的血液循環圖過于抽象,如果學生一開始直接看圖,就會發現理解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建立血液循環模型,使學生能夠大致掌握血液循環的全過程,并對血液循環有直觀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基于設計的模型,讓學生詳細觀看血液流程圖,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對血液循環過程有了具體的了解,不僅讀懂了血液循環圖,而且加深印象,教學效果將大大提高。
總之,初中教師應創新對圖進行閱讀的教學方法,利用現代多媒體設備提高學生的生物圖閱讀能力,引導學生掌握圖閱讀和使用的方法。同時,教師還可以運用圖閱讀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理清生物知識的結構和對學生生物知識能力的提高予以幫助,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