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紅顏 (廣東韶關市仁化縣實驗學校)
德育是教育活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難點和要點。小學德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內容,需要班主任付出極大的耐心并通過完善的管理方式促進學生思想認識的進一步提升。德育的形式應隨著社會環(huán)境以及學生思維認識的轉變而不斷革新,使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將社會道德規(guī)范內化為學生的必備素養(yǎng),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與影響。不同階段的小學生需要具備的品德素養(yǎng)與思想認識各不相同,班主任應結合學生特定時期的情況開展好教育管理工作,促進學生德育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德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日常班級管理中的難點。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能夠獨立思考、具備良好品格與修養(yǎng)的新一代社會主義接班人。德育過程作為一個動態(tài)系統(tǒng)來考察,應當隨著當前的形勢而不斷變化。要想推動小學德育工作有序開展,我們就應從實際出發(fā)找到現(xiàn)階段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首先,德育管理方法過于簡單。新課改的全面落地使學生的學習方式與自主認識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在德育方面他們卻缺乏自主意識,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大多以理念為基礎,對于學生的影響力較為有限。其次,德育內容與生活聯(lián)系不夠緊密。雖然班主任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品格修養(yǎng)較為重視,然而德育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脫節(jié)使得德育成了一紙空談,致使教育內容流于表面無法達到教育效果。最后,常規(guī)管理問題增多,學生不良習慣較難改變。現(xiàn)如今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父母的寵愛以及學生集體觀念的淡薄使他們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當他們參與到班級活動時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不必要的糾紛與矛盾,給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了困擾。
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將學生的參與熱情充分調動起來,將正確的價值觀滲透給他們,使其在學生稚嫩的心靈深處生根、發(fā)芽。要想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與德育素養(yǎng),班主任就應多去了解科學的育人觀念,豐富自身的管理能力與教育理念,使班級管理的過程無論從溝通形式上還是具體內容方面都有一個質的飛躍,使豐富的德育內涵滲透于學生的點滴活動中,引導他們從思想上產生轉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科學的班級管理制度是提升班級德育實效的有效手段,為了便于管理不使學生對這些管理制度產生抗拒心理與不滿情緒,班主任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班規(guī)的制定活動中去,構建民主、和諧的班級氛圍,將班級管理制度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班在制定班規(guī)的過程中,考慮到課下時間許多學生都在樓道里跑來跑去,還會大聲叫喊,我請學生根據(jù)這一問題共同擬定相應的規(guī)則制度,于是同學們想到了“課間禁止大聲叫嚷,保持風度不在樓道里亂跑”這一條制度。還有的學生向我反映班上有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困難時,部分同學會譏笑、挖苦,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還在一次班會上展開了研究與討論,最終制定了“勤奮刻苦互學上進,相互鼓勵共同成長”這一條班級管理制度。通過這樣的方式促進了德育教育的全面落地。

小學生的心智發(fā)展還不夠成熟,容易受到周圍人、事、物的影響,再加上他們缺乏一定的判斷能力,也容易在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迷失方向。作為班主任,應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通過教育勸導,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學習與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使他們的言行能夠符合常用的禮儀規(guī)范,更好地適應集體生活與社會活動。然而,小學生的年齡雖然較小,但是他們也開始有一些自己的小心思,學習態(tài)度與交流方式也存在很多的問題,更需要廣大班主任通過多種途徑與方式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指導。對于班主任而言,他們既是班級管理的決策者,還承擔著指導與勸誡的重要作用,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態(tài)度,以此來規(guī)范他們的言行,實現(xiàn)自我價值。學生張某,是一名活潑、淘氣的男學生,他經(jīng)常將同桌的橡皮掰成兩半,有一次還將其他學生做手工用的黏土貼到了同桌的耳朵上,給我的日常管理工作帶來了許多的阻礙。在進行勸導前,我對這名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性格做了詳細的分析,考慮到他雖然比較淘氣但自尊心較強,自我防衛(wèi)心理較重,因而不適合在全班學生面前批評指導,于是對他進行了單獨地勸導和教育。先請他談一談對學校生活以及同學友情的認識,再將這些不良行為的后果以及危害分析給他聽,最后,對他進行了適當?shù)貏駥c告誡,使這名學生能夠在明確自身問題的同時有所警示,從而使勸導工作順利開展,最終實現(xiàn)了學生態(tài)度的轉變。
管理學生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并非只有嚴厲的訓導與批評才能實現(xiàn)班級管理預期的效果,班主任通過榜樣示范引導同樣能夠引導學生做出積極的改變。班主任是班級活動的決策者,也是最了解學生學習習慣與優(yōu)缺點的指導者,在與學生的朝夕相處中,會對學生的行為模式與思想認識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班主任一方面應履行好自己傳道、授業(yè)的職責,另一方面應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身體力行地發(fā)揮好榜樣的作用,使學生得到啟發(fā)并做出積極的改變。現(xiàn)如今的娛樂方式不斷增加,特別是電子產品的出現(xiàn)使許多學生都逐漸喪失了閱讀的興趣,投入到了游戲活動中。沉迷于游戲與電子產品的危害是巨大的,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了幫助他們養(yǎng)成熱愛閱讀的好習慣,在本學期開學之初,我就將自己的閱讀計劃與閱讀目標分享給學生,其中包括本學期自己要閱讀的圖書名稱、數(shù)量、心得感受的書寫等等,每當我閱讀完一本書,就會將書里的大概內容與讀書心得通過幻燈片的形式分享給班上所有的學生,還會將自己在課余時間參與公益事業(yè)、幫助貧困兒童的一些體驗分享給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感染學生,處處以身作則,既重言教,又重身傳,用心做學生修養(yǎng)品德的表率,培養(yǎng)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
總之,學校教學的目標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具備綜合學習能力與高尚品德修養(yǎng)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他們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正因為如此,班主任選擇怎樣的教育方法與管理模式才顯得至關重要。廣大教育工作者應借助全面的管理手段,積極開展德育,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格與正確思想認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