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君 (江蘇張家港市塘市小學)
師愛是小學班主任實施教育管理必須遵循的原則,班主任要從師愛的角度出發,注重對學生身體、心理及生命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引導,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習慣,提升道德修養,樹立安全防范意識,就生活的點滴關愛自己,促進自身健康地發展,讓班主任真正發揮教育管理的重要作用,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引領方向。
班主任對學生的關愛要體現在班級管理的方方面面,要從學生班級生活的細節抓起,注重對他們良好習慣的培養,以此來實施師愛的有效監管,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地成長。好習慣是培養好學生的關鍵所在,班主任不能忽略了習慣的養成教育,這是班級管理的一個有效策略,是帶動學生全方位健康發展的一個突破口,為此班主任要運用科學的策略來進行有效的引導。
例如,在管理班級的時候,班主任針對好習慣的培養展開了有效的評比活動,讓學生在評比機制的激發下,能夠積極參與各項培養活動,全面提升自己的習慣養成,帶動自己跨躍式發展。評比就要有相關的評比細則,教師針對諸多好習慣制定了詳細的評比規則,讓學生們能夠依據規則來參與活動,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如班主任根據衛生習慣制定了一系列詳盡的評比內容:飯前便后要洗手、睡前要刷牙洗漱、要勤剪指甲勤洗頭、不食用有衛生隱患的食物,等等,班主任通過衛生方面的相關內容制定,來促進學生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讓他們在好習慣的帶動之下,身體更加健康地成長,將師愛的教育滲透到習慣的培養細節中,達到科學教育的理想效果。
良好習慣的培養,能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班主任要結合師愛的教育,進行科學的引導,利用評比策略來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幫助他們養成諸多良好的習慣,促進他們身體健康地發育。
小學階段的教育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是一個重點的內容,班主任在確保學生身體健康的前提下,一定要注重對學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引導,要通過一系列生動有效的教育策略,去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道德情操,讓他們能夠心理健康地快樂成長。班主任在實施心理教育的過程中,要遵循師愛的原則,營造一個和諧健康的教育氛圍,促進教育工作的全面開展。
例如,在班級的管理中,班主任采用一系列生動有效的教育策略,科學滲透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達到教書育人的真正目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學階段一個重要的教育板塊兒,班主任要抓住每一個教育的契機,實施恰如其分的教育引導,來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水平。如班主任可以開展“尊老愛幼”主題的德育教育活動,也可以開展“感恩父母”的主題教育活動,還可以圍繞“環境保護”進行德育思想的全面教育,幫助學生在一系列的德育主題教育中,陶冶情操,提高品質,達成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班主任要把思想品德的培養放在教育管理的首要位置,通過一系列主題鮮明的德育教育活動,來促進學生思想品質水平的提升,幫助他們在教師愛的撫慰中,身心健康地全面發展。
學生的生命安全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為此班主任在實施班級管理時,要把安全教育當成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通過安全意識的有效培養,來激發學生學會正確的安全防范舉措,促進每個學生的生命安全,讓他們在生命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愉快地生活、輕松地學習,提高他們學習和生活的質量,讓他們在班主任愛的教育中,學會關愛自己的生命。
例如,班主任利用班會展開安全意識的培養活動,讓學生們能夠認識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學會關愛生命,樹立安全防范意識,用實際的行動為自己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班主任可以在班會中進行課件視頻的學習,讓學生結合視頻中的實例進行分析和研討,用這種互動交流的有效手段,來實現科學教育的目的,幫助學生在互動交流中,學習彼此的先進經驗,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識,從交通安全、飲食安全以及諸多生命安全細節性的教育內容中,得到全面的認知,幫助學生在感知師愛的過程中,實現對自己生命的有效保護。
總之,班主任在實施班級的管理時,要遵循師愛的原則,從教育管理的細節著手,用愛掌舵,為學生的成長護航,做學生可親可敬的引路人。班主任在進行教育引導時,要講求管理策略的藝術性,要結合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這幾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展開有效的引導,帶領學生在班主任溫暖關愛的教育中,身心健康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