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朋晶 (江蘇南京市棲霞區龍潭中心小學)
長期以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對觀察筆記教學都不夠重視,并且也缺乏正確的教學方法指導,嚴重影響了學生觀察能力的提高,也影響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形成。鑒于此,探究小學生觀察筆記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素質教育要求小學語文教學重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細心的觀察能夠促使學生關注學習中的細節問題,也能夠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好。除此以外,觀察能力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觀察筆記教學,就是在一次次的觀察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多以理論知識、課本知識為主,教學方式也多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以及單一的教學內容,非常不利于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會直接影響小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觀察筆記教學能夠豐富語文教學方式,豐富語文教學內容,讓語文學習更加有趣。除此之外,先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再進行觀察筆記教學,能夠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深化學生對語文學習與現實生活之間聯系的認識。
觀察能力不僅在寫觀察筆記的過程中運用得到,而且在小學生的閱讀學習以及寫作學習中也用得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觀察筆記教學能夠切實提升小學生的觀察能力,為小學生的閱讀學習、寫作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觀察筆記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
對小學生進行觀察筆記教學,就要為學生提供觀察的機會,只有這樣,學生寫出來的觀察筆記才能更真實。部分教師在觀察筆記教學中,讓學生觀察非現實存在的事物,如讓學生看動畫、視頻,觀察狼在捕獵過程中的表現,狼是十分危險的動物,學生很難有真實觀察的機會,而在視頻中進行觀察,學生沒有真實的體驗。讓學生對著電腦、電視觀察,學生寫觀察筆記的興趣也很難提升,無法保證觀察筆記的質量。
例如,我讓學生在生活中種植大蒜,將大蒜種植在水中,觀察大蒜每天的變化,每兩天寫一篇觀察筆記。讓學生種植大蒜,對學生而言難度較小,學生能夠真實地觀察,可以保證觀察筆記的真實性。實踐出真知,只有為學生提供真實觀察的機會,才能激發學生觀察的熱情,從而寫出真實、生動的觀察筆記。
小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限,因此在觀察筆記教學中,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能力,我將按順序觀察作為教學重點。
例如,我會讓學生種植一種植物,然后讓學生依照植物生長的時間順序進行觀察,如植物種植后第一天什么樣,種植第二天什么樣,種植第三天有何變化等,然后讓學生按照時間順序完成觀察筆記。再如,可以讓學生依照植物生長順序進行觀察,如出芽—長葉—開枝—散葉的順序,按不同的觀察順序進行寫作,能夠提高學生觀察筆記的質量。
每個學生的個體情況不同,觀察習慣、觀察側重點也會有差別。因此,在對學生的觀察筆記進行評價時,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的觀察結果,不要輕易否定學生,要對學生的觀察成果給予理解和尊重。
例如,讓學生回家觀察種植的大蒜,但是受到大蒜質量、家庭中的溫度、陽光等因素的影響,每個學生種植的大蒜成長情況也必然會有差別,有的學生受到父母啟發,將種植的大蒜放在了陽光容易照到的地方,與此同時,為大蒜套上了一個塑料袋,提高了大蒜的生長溫度,種植的大蒜兩天后便出了綠芽。但是也有學生將大蒜放在了廚房不見陽光的地方,大蒜缺少陽光并且周圍溫度較低,導致大蒜在第五天才發出綠芽,這兩種大蒜蒜苗高度在第五天有顯著差別。兩類學生都真實地完成了觀察筆記,因此教師不可根據一種情況否定另一種。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也從提高學生的語文分數轉變為提高分數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兼具,觀察筆記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語文教師要立足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提供能夠親身觀察的機會,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出發進行觀察,在評價過程中也要保證評價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