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雅琴 (江蘇丹陽市華南實驗學校)
學生課前已積累大量的有關年月日的知識,但都是零碎的,可以采用“預學卡片”,讓學生對這些零散的知識進行梳理。然后,在動態生成中引導學生構建知識。
1.每人收集兩到三張年歷卡,找一找,圈一圈。
(1)你知道哪些重大節日,分別是幾月幾日,這個月有多少天?你的生日是幾月幾日,這個月有幾天?(2)觀察年歷卡,記錄每個月的天數。
2.你還知道哪些時間單位?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你能收集一個和時間有關的數學故事嗎?
3.關于年、月、日你還存在什么疑問?
1.關于年月日你已經知道了哪些知識?誰能來介紹一下?
(1)結合學生的介紹,課件演示年月日的形成。
(2)當介紹到有關月的知識時,問:每年都有12 個月嗎?每個月的天數怎樣變化呢?
(3)誰來匯報一下:一年有()個月。31 天的月份有哪些?教師板書并介紹大月。30 天的月份有哪些?教師板書并介紹小月。
(4)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發現:不同年份的大月和小月都是一樣的,但二月比較特殊,有的年份是29 天,有的年份是28 天,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5)關于大月、小月和二月,你還有什么發現嗎?(預設:為什么二月的天數最少?為什么二月的天數會變化呢?為什么大月小月排列不對稱?為什么會有連續的大月呢?……)
(6)針對學生的疑問,播放數學小故事《大小月的由來》。
2.你能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嗎?
3.解決這些問題好像都要用到大月小月的知識,大家有沒有好辦法幫我們記住大小月呢?介紹以下幾種方法:(1)拳頭記憶法(重點介紹一下:拳頭凸起的地方表示大月,凹下去的地方表示小月或二月。)(2)兒歌記憶法: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臘”指哪個月?(3)找規律記憶:七前單數七后雙。
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用它來快速記憶大小月的相關知識。
4.玩游戲:起立坐下。
談話:記住了嗎?想不想一起來玩個游戲?先聽清游戲規則:老師報一個月份數,如果是大月,男生起立;如果是小月,女生起立。
5.奶奶買了一箱 VE,夠吃一年嗎?(12 盒×30 片 /盒)
(1)同學們真會思考,那一年究竟是不是365 天呢?(2)獨立思考,并列式計算。(3)點名反饋,把不同的計算方法全部都呈現在黑板上。(4)分別說說你是怎么想的。(5)請大家比較這幾種算法,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6)小結:同學們,現在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天了嗎?看來每一年不一定都是365 天,還可能是多少天?在我們剛才統計的年份中,哪一年就是366 天?其實課前有同學就收集到了,365 天的這一年是平年,366 天的這一年是閏年。不過有關這個知識我們下節課再繼續研究。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年月日的相關知識,你都有哪些收獲呀?讓學生暢所欲言。
1.同學們對今天學的知識記得真牢!其實還有一些特殊的日子也需要我們用心記一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年()月()日成立的,到()年()月()日正好建國一百周年。(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2.你的生日是()月()日,爸爸、媽媽的呢?
猜一猜:小星的生日是7月份的最后一天,小星的生日是()月()日;小琳的生日是勞動節的前一天,小琳的生日是()月( )日;小樂的生日在每一年的倒數第三天,小樂的生日是()月()日。
3.仔細觀察年歷卡,找一找春節是哪一天?
(1)奇怪了,春節怎么總在變呢?(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些傳統節日都是按農歷計的。領著同學們一邊看年歷卡,一邊簡單介紹有關農歷的知識。)
(2)再找一找,像春節這樣的我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哪些呢?(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大家有興趣的話課后可以再去找找,把它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