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茅村鎮趙莊小學 張宗俠
閱讀是獲取知識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當教師將語文知識以字詞教學、句子練習等知識以模塊化方式傳達給學生時,不知不覺間將語文知識進行了分割,學生在學習時又要兼顧知識完整性,學習難度反而提升。而通過科學化閱讀教學,教師則將語文知識隱藏在文章中,引導學生去挖掘與練習。教師應從小學語文教學特點出發,利用教材內容進行拓展性閱讀,通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創設閱讀情境、利用教材知識豐富閱讀環節、開展閱讀活動等方面開展閱讀教學。
語文閱讀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詞匯量,能夠認識文章內容,并對其進行分析與思考。而小學時期,學生基礎知識掌握較少,且習慣于繪本閱讀等易于理解的材料,對于沒有圖畫的枯燥閱讀內容難免感到理解困難,不愿深入閱讀學習。長此以往,學生對閱讀活動產生排斥情緒,教師對學生下達的閱讀任務更讓學生感到壓力較大,被動閱讀。而閱讀又是學生獲取知識必然要掌握的技能,閱讀不僅存在于語文教學中,更廣泛存在于各科學習中,學生要通過閱讀題目與資料來了解知識、明確重難點,通過閱讀挖掘與提取信息是必要活動。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妨利用一些教具,采用趣味化閱讀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到閱讀活動的樂趣。
例如,在進行《司馬光》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了解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本文情節性較強,具有反轉的閱讀效果,教師可以利用本文促進學生深入閱讀。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一則孩童掉到缸中的畫面,并呼吁學生思考“如果你的小伙伴掉到了缸中,此時大人又不在身邊,你要如何救他,同時又確保自己的安全呢?”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紛紛提出自己的猜想與建議。隨后,教師應通過設立懸疑的方式開展教學,教師引導學生:“同學們都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解決方法,你們的方法非常有效又具有創新色彩,但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你們能做到像小司馬光一樣機智而果敢嗎?讓我們通過閱讀來看看司馬光在這危急關頭所采用的行動吧!”為了解決疑問,學生快速投入閱讀中,認識到司馬光砸缸事件始末,感悟到司馬光機智而果敢的優良品質。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利用“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的閱讀教學方式,教師將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放大到極致,吸引學生主動閱讀、快樂閱讀。
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正視閱讀活動,讓學生認識到閱讀的趣味性與意義。教師應明確閱讀教學不是讓學生僅僅流連于閱讀形式,而是吸引學生從閱讀活動中吸取語文知識,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內容,并接受情感與思想上的啟發與熏陶,從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思想。也就是說,閱讀應強調技巧性與感悟性,學生要從閱讀內容中汲取營養。因此,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閱讀方式的引導,讓學生學會閱讀。文章歸根結底是通過文字描述闡述作者思想與情感,將自己的見解進行細致分析的文字性活動,而閱讀則要將這些已經由作者整合、加工的文字進行解讀,將其運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這就要求讀者具有一定水平的文字功底與相當精準、透徹的理解力。為了引導學生感悟文章意境、了解作者思想與情感,教師不妨利用情境教學創設相應的氛圍,引導學生以參與者的身份同作者接觸與交流,見作者所見,感作者所想。
例如,教師在進行《黃山奇石》的教學時要帶領學生通過賞析本篇文章了解黃山奇麗的景色,并引導學生學習景色描述的方法。在閱讀中,學生能夠了解到其中描述了一系列千奇百怪的石頭,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等有趣的名稱也讓學生對這些奇石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但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雖能夠從文字描述中了解黃山奇石的基本情況,卻不能通過聯想與想象對其進行準確定位。此時,教師不妨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文中所提到的黃山奇石,讓學生將文字與圖片結合起來理解,吸引學生將注意力轉移到對黃山美景的向往中去。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教師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認識到閱讀教學的主戰場仍然是課堂,課下閱讀對于學生知識拓展具有關鍵的促進作用,但課堂教學中的閱讀技巧與能力培養卻能使學生閱讀水平與語文素養得到高效率提升,從而促進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開展。因此,教師應重視課堂教學環節的閱讀引導,語文學習始終圍繞教材文章展開,教師就應利用講解課文的機會向學生一點一滴地滲透閱讀知識,逐步鍛煉學生的閱讀技巧,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例如,在開展《畫楊桃》的教學時,教師應先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劃分文章段落,了解文章大意,并讓學生回答。通過略讀,學生明確本文講述的主題“畫楊桃”。隨后,教師讓細讀課文,并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印象與理解對文章進行框架分層。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細讀與研究文章,學習揣摩文章深意。隨后,教師應抓住重點段落,如對“我”所畫的楊桃的描述、同學對“我”的畫的評價、老師看了我的畫之后是怎樣做的等。學生通過閱讀這些重要片段對文章進行理解與分析,開始揣摩文章思想。隨后,教師應帶領學生分析這篇課文,從文章的幾次轉折啟發學生、引導學生思考,最后鎖定文章中心思想,即同一事物,當別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時,不要忙著嘲笑別人,要學會尊重別人,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隨后,教師讓學生再次通讀課文,引導學生對文章建立一定的熟識度,同時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敘述與總結。通過課堂閱讀教學,閱讀環節更加多元化。
在開展小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帶領學生參與閱讀活動,讓學生認識到閱讀教學開展的趣味性。首先,教師應明確閱讀活動的類型,如閱讀引導性活動、閱讀分享、閱讀總結等,讓學生在參與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感受閱讀交流的樂趣。例如,教師應有意識地為學生開展一些具有互動性的閱讀活動,在帶領學生學習寓言類文章時,教師應在班級內開展“寓言故事我演繹”的閱讀活動,鼓勵學生在參與閱讀的過程中運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將情景生動再現,表現學生對閱讀文章的了解,讓學生認識到寓言故事的哲理,將哲理轉化為自己的思想。此外,教師也應促進班級內以周為時間單位的閱讀分享交流會,讓學生在班級內分享自己最近的閱讀體驗,使學生之間加強緊密聯系,深入分析與了解閱讀進程。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興趣為導向,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習得閱讀技能為目標開展閱讀教學,通過開展多元化閱讀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參與閱讀活動的過程中習得語文知識與技巧,促進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