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學 王 輝
在小學教育階段,科學學科是最基礎的學科,其可以讓學生在了解生活中科學知識的基礎上,為學生的科學素養構建帶來支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落實,進一步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果,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成為了主要教學目標,這要求教師必須能夠在掌握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結合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分析,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以確保教學工作能夠得以有效展開。
從當前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模式來看,優化課堂教學效果不僅能夠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進一步掌握科學知識,獲得科學素養的提升,這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因此,加強課堂教學效果的優化對于小學科學教學工作來說至關重要。在實際工作中,教師作為課堂負責人,其需要能夠在充分了解學科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結合對學生興趣需求、認知能力以及課堂學習表現的分析,為他們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學習模式,確保學生可以在課堂學習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并進一步感受科學知識在其生活中的關鍵作用,從而真正實現對學生的科學素養構建,也為進一步推動小學科學教學水平進步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小學科學實踐教學中,當學生對科學課程不感興趣時,則學生不會主動思考并參與課堂活動。被動學習狀態下的學生,無法全面掌握課堂教學內容,課堂學習效率低下。因此,教師要提高科學教學效果,要先優化教學結構,激發學生求知欲,使學生對科學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當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后,在學習中會表現出較高的學習熱情,這樣學生的思維才會更靈活,會積極主動思考,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發掘學生學習潛能,使學生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自身的科學素養也得到了提升。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徹底改變單一化的教學方式,采用靈活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這樣的課堂才是成功的,才能讓學生獲得更豐富的知識。例如,在學習“磁鐵的性質”這節內容時,筆者組織了探究性實驗活動,使學生在動腦思考、動手實踐的基礎上,進行自主探究,這樣的學習活動突出了學生學習主體性,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的現象,同時使學生經歷了知識形成的整個過程,成為知識點的構建者。
小學科學教學創設問題情境,先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是一種將學生原有知識與需掌握新知識發生沖突的教學方式,進而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教學活動有效開展。在實踐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首先,通過實驗激趣生疑??茖W實驗具有生動直觀的特點,可以使學生快速進入到教學情境中,教師要發揮出科學實驗的作用。如嘗試用磁鐵的不同部位吸引小鋼珠,而小鋼珠總是會聚集到一端,即便是將小鋼珠放到磁鐵中間部位,小鋼珠還是會滾到磁鐵的一端。那么這種現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引導學生思考并做出假設,同一塊磁鐵的不同部位磁性一樣嗎?之后為學生展示條形磁鐵,這時學生會提出問題,條形磁鐵哪些部位磁性是最強的?其次,通過媒體激發思維。小學階段學生以形象思維思考問題,采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學生更快融入課堂,激活學生思維,并產生質疑。在研究磁鐵兩極教學內容中,筆者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高速行駛的磁懸浮列車片段。觀看視頻后,學生的思維非?;钴S,并提出了很多的問題,如磁懸浮列車為什么開得那么快?磁懸浮列車不會掉下來嗎……同時,教師也可以選擇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
實驗作為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要組成內容,通過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使學生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在科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激發學生實驗興趣的重要性,教師可以通過故事、懸念、游戲等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實驗興趣,以及參與實驗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大氣壓和浮力”這部分內容時,先拿出一滿杯的水,使用厚紙片將杯口蓋住,之后提出問題,此時將水杯倒過來,水是否會灑出來?學生通過討論后,大部分學生認為會灑出來,這時筆者將水杯倒過來,學生驚呆了。通過這種方法有效激發出學生的實驗興趣。學生躍躍欲試要實驗,為后面探究實驗打下了基礎。受到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影響,實驗中如果缺少教師的合理指導,學生的科學探究實驗便會偏離方向,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合理指導學生,引導學生實驗探究,實驗前使學生清楚實驗的步驟和方法,并在實驗中進行巡視,了解學生實驗情況,并給予學生及時幫助。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在讓學生做課本實驗之外,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并提出不同實驗方法,以鍛煉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實驗能力。
評價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內容,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總結,使學生可以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的現狀,由此可見教學評價在課堂教學中意義重大。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鼓勵教育得到了推廣,這在很大程度上發揮出了課堂學習評價的作用。但是,為了鼓勵而鼓勵的評價是失實的,其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學生的學習表現。另外,過于泛濫地使用,使得教師和學生對這種評價方式都失去了新鮮感。我們雖然提倡賞識教育,但并不是一味地表揚,假大空的評語毫無意義,賞識有度的評語才具有真實性,才能發揮出評價的作用。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評價中筆者認為要注意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評價要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表揚雖然可以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但一味的表揚只會讓學生驕傲,而看不到自己存在的問題,這樣不利于學生發展,適當的批評對學生來講也是一種激勵,使學生認清自己的問題,并及時改正。表揚與批評并行,把握好表揚和批評的度,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另一方面是注意評語措辭。無論是批評還是表揚,教師都要措辭準確,應實事求是,這樣才易于學生接受,假大空的話失去了評價的功能。而表揚要具體到實際,是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還是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批評也是如此,雖然是批評,但要讓學生感受到繼續努力的力量。
總之,在小學教育階段,小學科學是一門知識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內容豐富并在不斷發展中的學科。作為小學科學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學科性質,在先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效果,促進學科教學目標的達成,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質量。同時,小學科學課堂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充分發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構建高效課堂,全面落實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