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盧集鎮中心小學 魏麗
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數學知識,出門買菜、裝修房子的面積大小、電線桿穩固性問題等等其實都和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息息相關。而學好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上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唯一的前提就是能夠熟練運用所學過的數學知識點,如果不能,那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將永遠成為水中月鏡中花,除了關系到學習成績以外,沒有任何的實際作用。因此,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會應用數學知識點與學習數學知識點同等重要,那如何在生活中運用所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呢?
數學應用意識,就是在課堂上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學習,通過模擬情景或者其他形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知識點,在生活中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能夠用自己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這就是數學的實際運用。通過這樣的實際訓練,學生才能夠真正將課堂知識收納在自己的腦子里,最終化為己用,指導自己的實踐活動,拓展自己的思維。同時這也是讓數學從高高在上的神壇走下來的一個契機,在沒有這樣的應用意識之前,學生往往只會運用簡單的加減乘除計算解決生活小問題,但是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卻無法運用自己所學過的知識;而有了這樣的應用意識的培養之后,學生完全可以將更多的看似與生活并不相關聯的數學知識運用起來,指導自己的實際活動。
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的作用是十分廣泛的,不僅可以便利學生的日常生活,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加強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讓學生吃透數學。比如說在學習了數學運算的分配律、結合律等等運算規律之后,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稍微難算一點的問題,例如小明去買菜的時候買了3元白菜、18元豬肉、17元芹菜、22元牛肉,問他一共要付多少錢?如果按照正常思路一個一個計算的話,那么毫無疑問計算起來會比較復雜,但是如果能夠熟練運用數學運算律解決生活問題,卻是十分簡單的,3+17=20,22+18=30,二者加起來就等于50,需要支付50元,這不是很快嗎?這就是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體現,不僅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還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點的印象,這才是數學的應用意識發揮作用的根本性體現。
想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筆者認為,首先就要讓學生處于這樣的應用環境下,只有外部環境適合,學生才能夠真正體會到數學知識的精髓所在,進而在生活中將這樣的數學知識加以運用。而在課堂中模擬情景的一大好處就在于簡單可控,不論哪一個環節都是可以設計的,而情景開展的進度也是可以控制的,也就是說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教師發現有些問題需要進行深入地講解,隨時可以停下來講解知識點,之后再繼續進行情境演習。相較于其他培養學生應用思維的方式而言,這一方式的“伸縮性”比較高一些,而應用的范圍也是最廣的。
比如說在學習《多邊形的面積》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設置情景。讓學生在自己手中的草稿紙中畫不同的多邊形,并標上長寬高等基本數據,將自己手中畫的圖形的面積計算出來,然后將所畫的圖形與同桌互換,再進行計算,這樣一來,既增添了計算的樂趣,又讓學生認識了更多的多邊形并掌握了其面積計算的方法,不但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桌之間的關系也得到了加深,正所謂一舉多得。這樣的情景設定不僅讓學生學會算面積,還在思考題目的過程中無形拓展了思維,讓思維變得更加跳躍更有活力,對未來的數學學習大有好處。
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運用,課堂情景盡管很好操作,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教學方式,但是應用如果不放在生活中,很難確認學生真正學會了。因此,培養學生應用能力,還是應該回歸到生活中去,讓學生在生活中也能夠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到解決問題所帶來的成就感。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未來的數學學習中更加投入。此外,實際問題總是會比紙上談兵要復雜得多,很多情況下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最終影響到知識的應用。因此,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還能夠發現各種書本上沒有的東西,拓展學生的知識網絡,讓學生在相關的數學知識點的學習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學會運用就是掌握應用的技巧,這一點與立足生活不同,可以說是上一點的升華。在實際生活中,學生所遇到的問題往往是復雜多變的,因此,教師就需要給學生傳授一些將知識點融會貫通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能夠將所學過的知識點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去解決實際問題。這樣,不僅提升了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還有助于讓學生將書本上所有的知識點學透學通,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每一個知識點如果課后鞏固不過關,那么學生很容易就會將學過的知識點遺忘,知識點的應用自然也是如此。比如說,有一位學生在課堂的情景設置問題回答上表現得極為良好,但是三五天之后,再讓這位學生解決同一個問題,該學生很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需要很久才能將解決問題的方式回憶出來。這恰恰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如果學生沒有在課后將知識點鞏固,不久之后就會遺忘,最后讓知識點消失在時光中,發揮不出一絲作用。這也是為什么學生認為數學在生活中毫無用處,原因就在于學生并沒有真正掌握知識點或者不是很熟悉該知識點,運用起來感到困難。因此,課后鞏固對知識點的應用而言是極為重要的,在打基礎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總而言之,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只有學會了運用才算得上是將學過的數學知識真正“吃透”了,而也只有學會了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數學的學習才更有意義。如果只是將自己學過的數學知識束之高閣,無論成績有多好,都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尤其是在提升自己的能力方面。提升運用能力,教師要學會創造各種條件,比如說情境創設、實踐活動開展等等,為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