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閩侯縣第二中學 金仕針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時代需求。從《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中可知,現代高中數學的六大核心素養為數據分析、邏輯推理、數學抽象、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問題情境設計,可以讓學生在生動、鮮明、真實的問題情境中更好分析、探索、理解數學知識的思路和應用,這對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來說大有裨益。
在培養高中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發揮自身能動性去積極參與問題思考和問題分析,進而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通過問題情境引導的方式,激發學生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推動學生主動參與問題探究,實現培養核心素養的目標。例如,在“任意角”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PPT課件,為學生展現生活中常見的任意角,利用生活元素創設問題情境:教室墻上掛著鐘表,在某一時間段內,指針(分針、時針和秒針)轉過的角度是什么?當鐘表不準時,我們需要旋轉指針,那么指針旋轉的角度是多少?方向是固定的嗎?通過一個生活情境,導入新課,讓學生認識任意角和任意角方向。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快速吸引到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中,在情境探索中自然而然引入新知識,避免了教學的突兀感,同時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直觀想象的核心素養。
創設問題情境的第二步,就是明確所要探索的問題。當學生認識了數學知識的基本概念和定義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明確指出所要探索的知識,建立一個動態、系統的知識脈絡,讓學生深入思考問題,進而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的目標。仍以任意角教學為例,當學生認識了任意角的概念之后,教師可以一脈相承地借助問題情境啟發學生思維:當鐘表的時針快速由1轉向6,時針旋轉了多少度?時針從6轉向1,旋轉了多少度?方向發生了什么變化?由此讓學生認識正負角、零角定義。接著提出問題:如果把鐘表的中心和坐標軸進行重合,那么30°角在第幾象限?120°角呢?通過這些問題,讓學生明白角的方向和象限角的知識,幫助學生明確所要探索的問題,進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和邏輯推理素養。
當學生明確了探索問題之后,教師需要帶領學生一起進入問題情境互動探索,讓學生在互動探索中,深刻記憶相關知識,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重視師生互動中問題的導向作用,能有效開發學生數學學習的求異思維與探索精神,進而促使學生主動發現科學規律,達到核心素養的培育目標。例如,在任意角的教學中,當學生認識了象限角之后,教師可以提出互動問題:第三象限的角,數值大小范圍是什么?如何表示任何一個經過第三象限45°角的集合?第三象限所有角的集合,可以用什么表示?讓學生進行課堂討論。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建立直角坐標系出發,引導學生討論任意角的象限集合,掌握終邊相同的角的集合書寫方式,理解角的集合和實數集合之間的對應關系,從而幫助學生建立運用函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數學意識。這個過程中,立足數學知識,對新知識進行了問題探索,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激發了數學思維能力,完善了數學思維品質,進而有助于培養數學抽象核心素養。
數學問題是課堂評價的重要形式,通過評價,教師可以在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的基礎上,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手段方法,對落實核心素養評價研究具有重大現實意義?;诖耍谠O計問題情境的過程中,需要重視總結評價的作用,讓學生在總結評價中加深數學知識應用意識。例如,在任意角教學中,當學生掌握了象限角和象限角的集合表示方法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總結,讓學生學會利用集合S={β|β=α+k·360°,k∈Z}去分析任意角和任意角所在的象限,讓學生在總結知識的過程中掌握數學運算技巧。當學生總結完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借助一些拓展延伸習題,比如,寫出終邊在直線y=x上角的集合等例題,檢驗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從而有的放矢地調整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素養,進而實現數學知識和核心素養的統一。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有助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增強學生數學意識,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問題情境設計,將核心素養思想滲透到問題情境的各個環節,讓學生在情境探索中深入理解數學知識,培養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