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湯湖學校 吳美英
數學思維就是數學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形式。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數學思維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層次的理解數學知識,將復雜、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簡單化。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思維環境,積極正確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為學生提供自由思考與自主探究的空間與時間,培養學生學習主人翁意識,始終保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課堂的話語權交還給學生,充分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創造性地去解決問題,讓學生自由地遨游在數學知識的海洋當中去探索數學的奧秘。
我國初中數學教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教學的目標。思維能力主要包括概括、觀察、抽象、實驗、綜合、比較、分析、猜想;能夠運用數學方法、思想、概念辨明數學關系;會用演繹、歸納、類比進行推理;會準確地、合乎邏輯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思想;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1.數學思維能力與技能、知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數學教學不僅僅要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而且還應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素質的提升。初中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地引導學生利用各種思維去解決學習或者生活中的問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避免學生在數學知識的記憶與理解方面出現錯誤或者偏差。教師應引導學生摒棄傳統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學會利用邏輯思維去思考數學知識。2.數學思維在判斷力方面的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完全依賴于教師,只一心地跟著教師的思路走,學生應適當地提出自己的質疑,學會辨別真假,自己對數學知識進行判斷,能夠靈活地運用自己所掌握的數學知識與數學思維能力闡述自己的思想與觀點。3.數學思維能力在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體現。學生的思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學生只有通過數學思維才能夠對知識點進行概括、總結與歸納,利用發散思維拓展知識面,這就是數學思維能力在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體現。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數學問題,部分數學題目是無法按照常規的思維方式去解答的,需要學生通過逆向思維去進行思考,學生如果不具備逆向思維能力就會放棄數學問題,嚴重地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提高對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重視度,讓學生掌握利用逆向思維去思考問題,打破傳統常規思維方式的束縛,解放學生的思維天性,讓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去思考與分析問題。例如,筆者為學生設計了一個趣味思考題目,“李老板花30元進了一雙鞋,零售價為40元。有個男顧客拿了一張100元人民幣來買鞋,可是李老板找不開,只能找鄰居換了100元,找給男顧客60元。后來,鄰居發現這100元是假幣,李老板又還給了鄰居50元。請問在這場交易里,李老板一共損失了多少錢?”這道題需要學生利用逆向思維去解答,如果單純地采取單向思維模式是無法找到正確答案的,學生通過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提高自身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創新源于發現問題,發現問題需要洞察力,而洞察力則來自類比思維。類比思維能把深奧難懂的東西,通過比喻說得淺顯易懂。類比思維能力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幫助人們解決了生活中的諸多問題。例如,人們根據晚上的天氣情況就可以推測出第二天是晴天還是陰天;根據冬天的溫度以及降雪量就可以推測出明年糧食是否能夠豐收等,這些都是人類依靠類比思維能力推測出來的。類比思維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利用已知的條件進行推測,從而得出求知的答案。例如,在解答等邊三角形ABC的高是8,已知D是BC的中點, DF垂直于AC,DE垂直于AB,求DE+DF的值。在解答這道題時就需要運用到類比思維,利用題目中已經給出的條件進行推測,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由此可見,類比思維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
數學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對于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在知識點的記憶與理解方面出現偏差,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地幫助學生、指導學生、糾正學生,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學生利用逆向思維能力、類比思維能力等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