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吉市第六中學 何莉娜
當前,“自主學習”“翻轉課堂”等多種課堂教學模式層出不窮。無論哪種模式,或多或少都會運用到小組討論這一環節。但是,有些數學課堂上實施的小組討論只是流于形式,表面上看起來熱熱鬧鬧,實際效果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師沒有重視在小組討論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在數學課堂小組討論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小組討論是學生圍繞著某個教學內容展開的交流,教學內容的選取需滿足兩個要求:首先是要具有合適的難度,太容易則沒有討論的必要,太難則學生們討論不出結果,都沒有意義。其次是所選內容要具有討論的價值,要具有值得探索的地方,可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 合適的討論形式也需滿足兩個要求:其一是討論要有序開展,其二是要保證全員參與。以一個由6 名同學組成的小組為例,老師可以把他們進行兩兩配對,先進行兩兩討論,并且先讓兩人中基礎較弱的同學發表意見,再讓基礎較強的同學進行糾正與補充。兩兩討論完以后,再從兩位同學中選取一位作為代表在小組中發言。這樣,我們就能保證討論的有序開展和小組的全員參與了。
討論前的自主思考是討論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有的老師在課堂上拋出要討論的內容后,立馬讓同學們討論,此時,同學們都還沒有自己的思維,那又怎樣去發表自己的意見?又怎樣跟別人交流呢?尤其是學習基礎不是很扎實的同學,反應會比基礎好的同學慢一些,沒有經過充分思考,其實是無法主動參與到小組討論中來的。就算勉強參與討論,也很容易成為基礎好的同學的附和者,使獲得知識的途徑由老師講解變成同學講解,無法達到小組討論的目的。所以,在進行小組討論之前,老師應該先給予合適的時間,讓同學們獨立思考,弄清楚要研究的內容是什么,自己能單獨獲得什么結論,還有哪些地方是自己不懂的等等。在學生做足充分準備之后,再有針對性地去討論,集中精力解決主要矛盾,這樣做既省時高效,又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
通常情況下,學生小組討論能夠很好地解決問題,但有時候小組討論不一定能夠獲得理想效果。在學生覺得有話要說但是又說不清楚時,老師可以進行適當引導,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交流和合作探究的欲望,效果會比較理想。 例如,小組合作探究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性質”和“判定”這兩個詞語比較抽象,應該探索什么,怎樣探索,應從哪些方面去考慮等等這些問題,可能同學們不一定想得明白。此時,老師可以對同學們進行提示:類比前面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時的思想、方法和過程,從邊、角、對稱性三個方面對等邊三角形進行探索。這樣同學們就有了探究的方向,從邊、角、對稱性入手,也有了探究的思想、方法與過程,與探究等腰三角形時的過程基本雷同。有了突破口,也有了思路,同學們就可以進行討論了。對學生的小組討論進行引導,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老師的引導應該以提示討論的思路和方向為主,不要直接告訴同學們討論的結果和答案。如果直接告知結論,同學們也許也能運用來解題, 但是由于沒有參與討論的過程,沒有親自經歷知識的生成過程,沒有進行深入思考,數學思維是得不到很好的發展的。正如數學教學名師李庾南老師所說,學習歸根結底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所以討論的結果和答案應該由同學們自己得出,老師只是同學們進行小組討論的組織者、啟發者和幫助者,同學們才是討論的主角,數學思考要發生在學生自己的頭腦中。
有時可在討論開始之前進行適當引導,可以給同學們提供一個總的思考方向或者思路,讓同學們有的放矢,會更事半功倍。有時可在討論的過程中進行適當引導,當學生因為突破不了某一個問題而使得討論進行不下去時,老師可以給出適當的引導,在問題的關鍵處給予提示,幫助同學們理清思路,使小組討論可以順利進行。有時可在匯報討論結論時進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一般來說都會有所收獲,但是他們自己歸納出來的結論不一定會跟老師心目中所期望的 答案一致。當某個小組匯報出來的結論不夠理想時,老師不要急于把正確結論告訴大家,而是可以請其他小組進行補充,也可以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再次進行提示,加深同學們對問題的認識,引導同學們再次進行思考或者討論,直至同學們自己得出比較理想的結論為止。
由于每位同學的學習基礎不同,思維特性也不同,所以每個小組在討論時遇到的問題也會有所區別,所以老師除了對全班同學一起進行引導,把控討論方向以外,還要積極加入到同學們的小組討論中去,對小組討論及時進行引導和幫助。特別是總體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的小組,更要多點關注,以保證每個小組的討論能更好地進行下去。
綜上所述,在數學課堂小組討論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使小組討論真正發揮作用,要從討論的內容和形式、學生的思考和老師的引導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考慮。討論環節的設計要注重知識的生成過程,要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讓學習發生在學生身上,老師要當好小組討論的引導者、組織者、管理者和幫助者,帶領同學們在數學知識的海洋里遨游,讓每一個學生都進入數學的思考當中,感悟數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