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第二高級中學 易麗華
分類討論是數學解題策略中的一種,它不僅是重要的邏輯方法,也是有效的數學思想。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有很多難以理解的公式和概念,并且,高中的練習題目綜合性都非常強,這就導致高中數學學習是具有一定難度的。要想在解題訓練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就要注重分類討論思想的滲透。高中解題教學環節一般都是學生解答到一定程度,問題不斷復雜,學生無法再用標準的方式解答題目,這種時候就需要利用一定的條件列出若干個可能,再以此為基礎進行解答。也就是說,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分類討論的方法,將數學問題由大化小,由一般化特殊。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正確掌握解答數學題目的能力。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對于分類討論在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以下幾點探究:
高中階段有很多復雜難懂的數學概念,并且很多數學題目都是以數學概念為主的。因此,要想讓學生正確解答此類問題,就要讓學生在分類討論的思維中解讀數學概念,從而讓學生能夠從更深層次理解和把握數學概念,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數學素養。
例如:在高中階段的練習中有很多涉及了數學概念的題目,這時,要想讓學生正確解讀數學概念,就要利用分類討論的思維。比如:已知函數,其中a 為實常數。(1)判斷f(x)在上的單調性;(2)若存在x ∈R,使不等式成立,求a的取值范圍。學生要想正確解答題目(1),就必須要分類討論“a-1”的情況,即:a-1 ≤-;a-1 ≥;-<a-1<。而對于題目(2),學生要討論x ≤a-1;a-1<x ≤a;x>a 這三種情況。可見,這個題目重點考查了學生對絕對值的概念的掌握。學生只有擁有分類討論的思想,才能夠正確解答問題。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利用分類思維解讀數學概念,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很多學生在解答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都無法掌握正確的解題技巧,導致學生常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就要利用分類思維,指導學生掌握解題技巧,進而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討論能力,讓學生能夠冷靜地面對較為復雜的綜合性問題。
比如:在有關二次函數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就為學生展示了這樣一個題目:已知函數f(x)=ax2+(2a-1)x-3 在區間上的最大值為1,求實數a 的值。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一個逆向最值的問題。學生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從最值入手,同時要搞清二次項系數a 是否為0。也就是說,對于此類問題必須分類討論。學生經過分析
和思考,得出了;f(x)=1;f(x0)=1 三種情況。可見,要想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分類思維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
分類討論的方法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因此,教師就要從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狀況出發,為學生提出有效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利用分類討論的思想解決數學問題。同時,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教師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比如:在分析和講解概率統計類的問題時,筆者也會采取分類討論的方法為學生解讀概率情境。首先,筆者為學生展示了例題:某幼兒園招聘了5 位實習老師,校長想讓幼小的三個班中至少有一個實習老師,要想滿足校長的要求,有幾種選擇方式?學生在解答這類問題時,必須擁有清晰的分類思維。學生在筆者的引導下,得出了10和兩種形式。學生也就能夠掌握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詳細分析,在分組的原則上再討論的解題技巧。可見,分類思維的有效應用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總之,分類討論的思想在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狀況出發,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數學問題,并且在解題教學中完成分類討論思想的滲透。同時,教師要利用分類思維,為學生解讀數學概念,讓學生掌握綜合性較強的數學題目的解答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進而強化學生的數學素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最終增強解題教學的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