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城南學校 魏小芳
所謂小組合作,即在課堂中教師將學生們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分配,運用一定的手段,促使學生們能夠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共同的學習、探討、分析和交流,并最終達成預期的學習目標。本文從數學的教學特點出發,分別以問題探究、游戲模擬以及實踐應用三個方面作為切入點,對小組合作的應用做如下總結歸納。
問題探究是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而被人們采用頻率最高的一種教學手段,具有一定的教學效果。所謂問題探究,即教師在對某些數學知識概念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將其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在課堂教學環節當中。問題的本質是引起學生思考,而學生們又在小組合作的背景下,因此,學生對問題的思考便能自然地過渡為小組合作思考,并進一步發展為探究形式,為有效的數學教學做出良好的鋪墊。
例如:在教學“親近大海·統計與可能性”一節的相關內容時,我便借助問題探究的形式,對學生們的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引導。如:對于“分類統計”這一概念的教學,我首先以“統計”的問題為導引,在課堂中出示了一張人們在大海邊游泳玩樂的圖片,并提問學生們:“大家都喜歡大海嗎?看看圖片中游泳的人,你們知道有多少人嗎?”這一問題在于引出學生們的答案:“數一數就知道了。”而此時便是我們提出“統計”這一概念的最佳時機。之后,提出問題:“這么多人,怎樣數更快一些呢?”問題提出后,學生們的合作探究形式立即形成。大家紛紛在小組的前提下,提出按泳帽的顏色數、按男女數,或者按大人、小孩的區別來數。諸如此類,在探究中,學生們將“分類”的概念自然而然地引出,而此時只需我們適時點撥,學生們便能很快理解相關的概念知識。
游戲模擬一方面是基于這一學段學生的愛玩心理,他們活潑好動,游戲的形式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們的學習注意力,確保學習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游戲活動的開展更加有助于學生們小組合作的形成。在寓教于樂的學習氛圍中,再加之合作的學習模式,雙管齊下,能夠大大促進學生們對于知識的全面認知和理解,確保課堂教學效率穩步提升。
例如:在教學“小橋流水人家·方向與位置”一節的相關內容時,對于開展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我便通過游戲設置開展了課堂教學。我先向學生們指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具體方位,同時選取一位學生面向一個方向站定,并蒙上雙眼,同時安排一位學生隨意選擇一個方向在前一位學生的不遠處立定。之后,通過其他學生告知其后一位同學東、南、西、北的具體方位,讓這位學生去“摸、尋”這位同學。這一游戲形式的設定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們小組的合作緊密性,同時學生們在游戲的玩樂當中,也能夠很快地掌握并記憶這四個方位,強化初步的空間感知力。如此種種,學生們在此類的游戲活動,合作學習的意識也更為深化,學習效率上得到提高,有力地保障了數學課聽的教學質量。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誠如斯言。然而,眾所周知,這一階段的學生們囿于年齡的限制,因此,生活經驗和學習意識都是相對薄弱的,單靠學生個人去利用數學知識的掌握解決實際問題,一方面不太現實,另一方面效果也不會太過明顯。而利用小組合作去指導學生們進行對數學知識的應用實踐,則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現狀,學生們可以取長補短,互幫互助,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去鍛煉應用能力,從而達到學以致用,化為己用的課堂目標。
例如:以“我鍛煉我健康·統計”一節的知識教學中,在教學之余,我便通過實踐活動的布置作為驅動,促使學生們開展了一次合作“統計”的應用活動:我首先給出了一組上個月本地區天氣情況變化的數據為模板,組織學生們開展了統計知識的運用實踐活動。學生們在合作的前提下,集思廣益,有的負責對整體數據進行觀察,提出或以陰晴變化分類統計,或以氣溫度數的變化分類進行統計;而有的學生負責細心填寫并整理相關數據。在最后的統計結果出來后,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們又以合作為前提,對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得出相應的分析結果。如此,在這一實踐模式的鍛煉和引導之下,學生們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促進和培養,從而使得數學知識的學習得到及時消化,鞏固了課堂的教學成果。
總而言之,通過小組合作展開課堂的教學,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而它本身在課堂中的應用方式也不一而足,我們只有更加堅定自身理念,善于不斷總結和歸納教學經驗,如此才能讓小組合作的應用發揮出其應有的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