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鋪集鎮鋪集小學 臺啟鳳
數學是一門具有實用性的基礎學科,數學素養是每一個學生所必須具備的關鍵性素養,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是基于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受傳統教學理念的長期影響,小學數學教學一度以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作為教學重點,造成學生學習壓力巨大,學習興趣缺缺。在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之下,小學數學教師要注意教學方式的及時轉變,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素質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促使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根據新課改的具體要求,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是要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環節中來。教師要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其提升學習效率。隨著現代技術的不斷更新,未來社會發展所需的一定是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養成,促使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方式,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占有一定優勢。
另一方面,數學教學內容具有一定難度,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及空間想象力有一些要求。小學數學教學是希望通過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探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然而,傳統教學方式不利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師作為主體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容易養成思維惰性,習慣于老師出正確答案,而不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思考來達到最終的學習目的,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鍛煉,數學素養不能得到提升。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理念對傳統教學方式造成了沖擊,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在課堂教學環節中轉變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促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師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根據小學階段學生的心智發育特征,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環節,積極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讓學生在生動、活躍的課堂教學中得到實踐數學能力的機會,確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思維方式。
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抽象復雜的數學理論,利用生活化場景將數學教學內容轉變為具體、可實踐的數學邏輯,促使學生能夠直觀接收到教師的信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教學“克與千克”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中扮演小販和買家,對同一商品進行稱重,讓學生對克與千克有一個較為具象的認知,幫助學生掌握這節課的知識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帶動學習氛圍,還能促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為培養學生的正確學習方式奠定基礎。
小組合作教學方式能夠促使學生對具體的數學問題進行積極探究,充分訓練其思維能力,并且通過和小組同學的合作學習,促使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看待數學規律,使得學生能夠掌握團結協作的數學學習方式。
最新的小學數學課堂標準的具體內容規定,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教師要明確自身的教學職責,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就是基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基礎上,由數學教師發起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一種創新型教學模式。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把班上學生劃分為實力均衡的學習小組,在課堂中組織學生按小組進行探究和交流,促使班級學生整體的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得到發展。
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教學主導作用,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圍繞學生的具體學習需求設計課堂教學內容,引入大量的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全面貫徹素質教育觀念,創新教學模式。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側重于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通過“題海”戰術來提升學生數學成績,導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僵化,只能解決數學問題,而不能充分應用在生活、工作當中。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好各類教學資源,以生動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促使學生轉變死板的學習方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利用課堂教學環節,深刻理解素質教育理念的內涵,積極轉變教學模式,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