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實驗學校 卜 媛
漢語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最為基礎也是最為核心的就是漢字文化。對于中國的語文學科教育而言,識字占據著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地位。在小學階段,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帶領小學生熟識漢語中的常見文字,更重要的是他們承擔著啟蒙學生的作用。因此,對于識字這一必不可少且相對枯燥的教學環節而言,采用一種趣味性的具有引導性、互動性的教學方式才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并激發語文學習的興趣,為接下來的語文學習打牢基礎。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體和心理雙向發展的階段,且愛玩本就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小學生往往難以在整堂課上保持持久的注意力,極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并且從教學內容看,語文課上的識字教學相對枯燥,需要學生進行一定的機械記憶來掌握具體的字形,對于小學生而言,這種類型的教學內容更容易引起其上課時注意力的分散。
現在的小學生成長在互聯網普及化的背景之下,接受信息的方式呈現出碎片化、快速化,因此部分學生在學習態度上呈現出浮躁的特征。對于小學生而言,部分家長意識不到長期使用電子產品的危害,使得心智不成熟的小學生對電子產品的便利性和碎片化知識傳遞方式產生了某種依賴性。這種便利對于正處于大腦發育階段的小學生而言,易造成其浮躁的心理,尤其在學習方面,難以靜下心來下苦功夫去學習,而是習慣了知識喂養。這種浮躁的學習態度直接導致了對于課堂接受知識的接受程度的降低。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課堂上往往較為活躍,喜歡對任何事物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也喜歡在課堂上表現自己,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得老師和同學的關注。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小學的課堂紀律相比于初中和高中而言,意味著更多的不可確定性,小學教師往往需要在維持課堂紀律中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對于小學教師而言,如何平衡活躍課堂和維持課堂紀律的關系是值得關注的點。
識字課程教學的困難不僅在于學生本體的性格特征和學習特征,還存在于識字課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教學難度。
小學語文的識字課程的教學內容決定了其注定是枯燥乏味的,對于小學生而言這就變成了一個困難。枯燥的教學內容直接影響了小學生的上課狀態和對于語文這門學科的印象,甚至將直接導致喪失初中、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興趣。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部分語文教師缺少對于學生特征的觀察,以及發展新的教學手法的動力,這種不以學生為基礎的教學方法設定就容易導致學生難以有效地利用課堂時間進行學習,占用其課余時間。同時在這種形勢下,學生容易產生對教師和語文課堂甚至是整個語文學科的厭煩情緒,造成對語文的誤解。
識字課程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對于語文教師而言卻面臨著較大的工作難度。這種教學難度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教學內容的范圍廣泛。識字課程不僅包括了對于語音、語義、拼寫方法等的基礎教學,還涉及到一系列的擴展性教學內容。比如,在進行“王”字的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教會學生這個字的讀音和筆畫順序,最重要的是讓學生理解這個字的含義以及其擴展的含義,比如相關的詞語“國王”“王后”等,甚至是相關的成語和俗語的意義,例如“目無王法”“大水沖了龍王廟”等等。這些擴展的內容更加考驗教師的語文功力和教學能力,如何以一種簡潔、具有關聯性、便于記憶的方式講解給小學生,這些都需要語文教師在課下進行大量的文案工作和實戰演練。其次,教學難度還在于教師對于課堂的掌控。正如上文所談論的,小學生本身在課堂上難以集中注意力,且課堂表現積極、活躍,缺乏一定的紀律意識,因此,這也無形中給語文教師增加了工作量。一節課的內容因為各種學生的原因會延遲或者是思路被打亂,及時根據課堂情況調節教學的節奏和內容,這也是教師面臨的一項艱巨的工作。
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征和現階段識字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趣味識字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發揮其教學優勢,促進小學生對識字的興趣。
所謂創造相關情境,就是將每一個字創造出符合語境和情境,在其中插入相關的詞語和句子,一方面幫助記憶,另一方面也是對識字教學的知識擴展。例如,與自然相關的文字教學中,可以創造一個旅行家的例子,他是如何穿越山脈、河流、長江、黃河等自然風光最后到達目的地。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學會與自然相關的文字,并且這些詞與學生熟悉的元素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漢字的組成和來源。語文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在網上搜索關于某個文字的演變過程,例如“水”這個字是根據水這一事物的形態而創造出來的。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它又是如何演變的?這一過程可以利用圖片或動畫的形式具象化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利用符號化的圖像來加深記憶。同時,此種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有效集中注意力,從而更加有效地吸收知識。
利用閱讀幫助小學生識字是重要的趣味識字的教學方法。閱讀本身就是由大量的文字所組成的,在閱讀中將會高頻率地對文字進行重復性的聯系,同時幫助學生形成漢語的閱讀思維,這種思維實際上也是一種思考思維,并且,學生能夠在此種教學方法中逐漸克服浮躁的學習心理。學生學習語文的基本目標是每天進行交流和閱讀:讓他們閱讀,以情境代替課文,使學生能夠理解應用原則和課文本身的解釋。教師可以將讀書引入教學中,了解學情,幫助學生閱讀圖像和單詞的組合,并提供拼音幫助,鼓勵學生閱讀有趣的圖像,并使學生學習玩耍和閱讀。掌握詞匯的用法和發音,通過反復閱讀來鞏固知識,減少學生的識字難度,并擴大學生的儲備。學生應該享受快樂的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提高識字效率。
趣味識字教學法在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因為當下的小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且發散,對于知識的接受程度也更為迅速,如何利用有趣的形式,寓教于樂,真正燃起小學生對于語文和中國漢字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