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開發區中學 周冬梅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所涉及的相關問題,了解課程總目標,明確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內容里,以個人或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參與,聯系新舊知識體系的關系,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熱情,了解新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豐富學生的直觀感知,了解新知識對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影響,了解數學知識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更近距離地了解數學,增強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欲望,對數學學習產生持久的興趣,形成基本的數學素養。
數學思想是對數學概念和方法的認識,數學方法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數學教學中對新授的知識有深刻、全面的認識,用最簡單的方法講述,掃清學生認知過程中的障礙,再難的內容都有最簡單的方法,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學術能力,這也可以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持久興趣。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我們還要引導學生體會數學方法,這樣才能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知識,使用數學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數學運用的能力。思想比公式重要,建模比計算重要。數學方法要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逐漸滲透,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把這種能力用在以后接受知識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漸削除對數學的畏懼感,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逐漸形成數學素養。知識的取得是暫時的,而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掌握是長久的,使學生受益一生。
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這種養成教育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尤為重要,小學數學教育就是從生活中的實例開始的,這也為培養數學素養起了良好的開端,完全體現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數學學習模式及運用模式。在這個階段,我們正好可以培養孩子的數學感覺,讓孩子們的數學思維形成一種習慣,提高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喜歡上數學。到了高年級,學習任務加重,數學開始了機械化做題,有的孩子跟不上節奏,便開始了分化,數學也只有知識而忽視了能力,這時我們不妨停下腳步等一等,看看他們會什么,降低點要求,也許他們對數學就不是那么害怕。任何人都要有適應社會發展的數學素養,他們也需要,給他們點鼓勵,讓他們有自信,讓他們的數學素養得到充分的發展,他們的能力有差別,但他們的自信是一樣的,為他們將來進入社會謀生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的教育要體現公平、公正,讓每個孩子在學校享受快樂、有收獲的教育,不僅體現在公平對待每一名學生,更要讓每一名學生各方面素養得到充分的發展,教育也為社會的和諧出份力,盡份責。
思維作為一種能力和品質,作為人智力的核心,是人智慧的集中體現,思維的發展需要土壤,需要平臺,在教學中,探索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求知欲,還有助于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有效提高能力。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學到知識,促使學生可以主動學習,在此過程中全面提升自我的綜合素質以及核心素養,而且教師在為學生進行教學之時也要充分注意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充分的思考,進而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把課堂還給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研究,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問題用數學方法來解決,拉近具體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聯系,例如我們可以用概率來計算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比如彩票中獎,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直覺意識,多參加社會實踐,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了解更多現代數學的概念和思想,提高數學的悟性和數學意識,培養數學思維的習慣。
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于人才的要求也逐漸有所提升,要求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之時,可以有效提高自我的核心素養,故而教師在為學生進行教學之時,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以及教學思路,改變傳統的題海戰術,在為學生進行教學之時不僅僅注意到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而是要聚焦于有效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思想,在為學生進行教學之時可以采用生活導入式教學方式,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進行高效學習,并在課堂上有效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使學生的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等核心素養都可以得到提升,進而促使學生可以得到全面化的發展,并符合現當代社會對于中學生提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