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玉潭實驗學校 閆金枝
學生對于數學概念的了解,在一定層次上對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有著一定影響,若是學生不能全方面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那么就不利于教師開展數學教學,學生也不能夠形成數學思維。所以,這就需要小學教師能夠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不斷針對學生開展深度學習,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數學素養在數學課堂中的發展。
以教學案例《減法運算性質》為例,當小學數學教師在給學生講解這一知識點內容時,就可以合理運用類比法,在得出減法運算性質之后進行總結表達:“這一章節學習中,我們學會了減法運算性質,那么同學們說一說,在這一節課當中還學習到了什么、獲取到了什么收獲?”此時會有很多學生舉手表達自己的收獲,如有的學生回答道:“老師,我在這個章節內容中學習到了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就等于減去這兩個數的和。我們已經學習了減法的運算性質,是不是還有加法運算性質、乘法運算性質呀?”學生和教師對話的過程當中引發共鳴,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剛剛已經學習的減法運算性質自主探究其他的運算性質,例如:加法運算性質,若括號前是加號,則展開后正常運算,若括號前是減號,則展開后括號內每一項都變號。由此看出,教師所創設的教學行為都應當是以學生作為中心開展的,讓學生以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更為深入的學習,所以,在深度學習理念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能夠有效提升整體教學效果和質量,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更有深度。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性特點,所以,把游戲教學模式帶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枯燥、乏味等問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帶入游戲教學,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轉換成為具有趣味性的游戲活動,有效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從而在游戲教學中充分發揮自身數學思維能力,進一步促進小學數學概念的深度學習。
例如:在學習《可能性》這一章節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創設摸球的游戲教學情境:首先,教師在盒子當中投放三個小紅球,并提出問題:“猜一猜老師一會摸出球的顏色會是什么顏色?”有學生回答是“紅色”,教師說:“那為什么每一次都是紅色球呢?”學生答:“因為老師只在盒子中投放了三個小紅球,所以在摸球的過程當中一定是紅球。”通過游戲教學方法,促使小學生能夠自主探究在游戲背后存有的問題和奧秘,而且通過師生相互交流的形式,還能進一步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必定會針對所學知識產生疑問,那么教師就可以把學生產生疑問的問題進行記錄,在下一節課開始之前針對該問題進行歸納和解答。同時,教師也可以有效結合數學概念存有的疑難點,從而創設一些有關數學概念的問題,促使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最終解答數學難題。對于正處于小學階段的小學生而言,由于自身的思維能力不是很完善,再加上思維也不是很全面,所以在看待數學問題時時常會產生疑問,這就需要數學教師能夠在教學中高度重視學生難理解的數學概念,合理運用問題教學形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促使學生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判斷能力。與此同時,當學生進行判斷時,會在判斷的過程當中存有一些錯誤的地方,這時教師不應當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而是讓學生自己體會存在的問題,然后再進行分析和解決,讓學生了解自己問題出在哪里,明白運用什么樣的方法進行解決。
例如:當學生在學習《圓的周長》這一數學知識內容時,有很多學生都可能不知道如何對圓的周長進行計算和推導,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合理運用有效方法針對學生開始指導,促使學生輕輕松松地掌握圓周長的推導過程,不斷加深學生印象,讓學生能夠在推導過程當中對于問題的產生有著全新的認識和了解,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提升自身知識水平。
綜上所述,合理運用深度教學理念開展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是當前我國教育事業向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合理運用深度教學理念開展教學,才能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不斷超越自己,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效果,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