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師范大學附屬第一實驗中學 黃小琴
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創新與改革,新課改提出了核心素養的理念,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成為數學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但是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運用的是一味講解的教學模式,學生沒有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空間,只是機械聽講與訓練,問題意識很難產生,缺乏問題意識,學習興趣與動機也無從產生,嚴重阻礙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也得不到相應提高。因此,樹立核心素養培養理念,創新與改革傳統數學教學模式,是初中數學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只是指學生會做多少數學題目,了解了多少數學知識,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終身發展的能力,具備高素質與適應社會的能力。但是就目前的初中數學教學而言,部分教師還是沿用傳統教學模式,滿堂灌輸的現象還時有發生,學生根本沒有產生問題意識的空間,只是機械聽講,是知識灌輸的容器。學生認為老師才是權威,只要按老師說的去做就可以了。這樣,學生對教師產生了很強的依賴意識,不能去深入思考而提出疑問。愛因斯坦指出:發現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可是課堂上有些學習水平較高的同學想提出問題,而由于膽小及缺少提問的時機而放棄了提問,久而久之,學生的問題意識很難被激發出來,部分學生因為單調乏味的教學模式而失去了學習興趣,甚至產生厭學情緒。
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才能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鑒于學生問題意識的淡薄,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思考用什么思路來解決問題。教師要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時間,如每節課要保障有5到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提問,提問可以是師生之間的提問,也可以是學生之間的提問。如,教師可以指名讓學生提問,而其他同學對他們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這樣全體學生都有提出問題與解答問題的機會。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時,學生有了預習作為基礎,教師就可以指名讓學生提問,如: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要注意什么問題?怎樣檢驗方程的解是否正確?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什么簡便方法?這樣學生互相提問與解答,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最后教師可以對學生解答不明確的問題進行提煉與整理,并進行反饋與矯正。教師要對敢于提問的學生進行表彰鼓勵,對解答正確的同學進行表揚與肯定,有效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精神,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初中學生還處于形象思維階段,他們適合直觀化教學。學生對身邊的生活是最熟悉的,在數學教學中創設生活化情境,可以加強學生直觀體驗,使課堂教學更直觀、生動、形象。在這種情境下,學生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如在學習椎體表面積及體積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椎體,學生就很容易提出其他生活中的物品,如雞蛋、跳棋棋子等物品的表面積及體積的計算;在學習三角形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三角形,讓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如在進行三角形的分類時,學生就會提出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兩個內角相等的三角形、三個內角相等的三角形、有一個內角是直角的三角形等之間有什么關系,它們的邊長與角有什么關系等。這樣以生活為載體,學生就會提出很多問題,對這些問題的解決與探究,就可以不斷進行知識的建構,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
師生間的交談與互動,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方式,也是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特點及具體教學內容,用談話的方式與學生交流,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產生,這樣學生也會主動探索并提出問題。如在教學函數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問,明確函數的概念,并結合生活提供一些數據,讓學生從數據中找出規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就會提出如何用公式來表示數據之間的關系的問題,教師就可能乘機導入函數概念的講解,進而引導學生再提出問題,教師與學生共同交流,并做及時的歸納,使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掌握知識,讓學生學會提問,學會探究,學會合作交流,這是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內容。
總之,基于核心素養培養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應該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培養這一中心,結合初中學生及數學教學的特點,進行教學模式的更新,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敢于提問,營造生活化情境,讓學生善于提問,與學生交流互動,讓學生精于提問,促進學生學習效果及核心素養的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