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新安小學 胡瀏瀏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數學教學要獲得高效,必須創設有效教學情境。用有效教學情境構建高效課堂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大發現。因為傳統的課堂形式是老師在講臺上講課,在黑板上板書,而學生則作為一個受體,在下面聽課和做筆記。這一教學方式的缺點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過少,以至于學生很難學到知識,不知道自己學了什么,有哪些地方不懂或者是不懂也不理會,對于學習完全處于茫然的狀態、而老師也很難發現學生獲取知識的多少和是否懂得實際應用。當然,也不是說老師和學生之間完全沒有交流,在傳統課堂上,老師提問,學生回答,或者上講臺做題目、做作業等等,這些都是老師同學生交流的體現。但對于老師和學生來說,這樣的交流是不夠的,或者說是不夠有效的,應該采取更有效的情境模式來促進學生和老師在課堂上的交流,從而獲得更加高效的教學模式,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那么,何為情境教學呢?所謂情境教學,是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所要教授的知識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有計劃、有目的地將學生所熟悉的場景引入教學環境中。
情境教學是為了將數學中的抽象性問題具體化,復雜性問題簡單化,枯燥性問題有趣化,旨在建立豐富有趣的教學課堂,使學生更有效地獲取新知識,構建高效的教學情境主要從以下幾個方式入手。
小學階段孩子們的認識能力和思考能力還沒有成熟,對事物的理解比較抽象。針對小學生的這一特點,教師在講授時要將抽象的概念、枯燥的公式具體化,并將它們融入學生的生活實際,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為學生將來獨立解決實際問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會在情境中觀察、操作和交流,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比如班級要出去春游,分別訂了5人和8人的車子,全班有50人,要求兩種車子都坐,怎樣分配更加省錢?這種問題比較貼近我們生活,教師就可以直接舉例為:我們班出去春游,大家來為我們班省省錢,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加自主地加入教學活動中來,結合生活和數學,使得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形象。
即老師在課堂上對于某一問題進行提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探索欲,從而更好地與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交流,獲得更有效的教學信息。例如,在小學數學一年級《認識鐘表》的教學中,第一部分的教學內容是要幫助小學生認識鐘表的各部分,數學教師可以拿著一個鐘表向學生提問:“鐘表有幾個指針?”“鐘表的每個指針分別是什么意思?”小學生的表現能力都比較強,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都會踴躍回答,這個互動過程既鍛煉了小學生的表達能力,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幫助師生之間相互了解,增強了師生感情,活躍了課堂氛圍。因此,教師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引導性的提問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產生探索的興趣,也利于將學生眼中一個抽象性的概念一步步地轉化成為一個具體的、容易理解的概念,使得學生更容易聯系舊的知識,理解新的知識,獲得新知識。
如果說前面兩種方式是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交流,那么分小組討論便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分小組討論是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差生的興趣,同時也通過合作的方式增加學生之間的感情,活躍課堂氣氛,是很好的情景教學方式。為了提高小組合作教學的有效性,將學生分成四人組或五人組,并注重小組中的學生具有不同層次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相互監督和學習,使小組合作學習更加有效,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地位更加顯著。當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對知識有了簡單的理解時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探索新的知識,得出正確的結論。值得說明的是,分小組討論存在一些缺點,比如在小組討論中,有的學生參與討論不積極,不作任何發言就完成了老師布置的討論任務。讓好學生攬下小組討論中的任務不是分小組討論的最終目的,也不利于教學計劃的進行。因此,在分組討論時,教師要注意不能讓某些學生在其中渾水摸魚,要進行實質性的小組討論,才能算得上是有效的教學模式。同時,在分小組討論時,教師要在旁邊觀察,當學生討論有難以解決的問題或者難以理解的說法時,教師及時給出指導意見,對學生的探索性學習是很有效的。教師在旁邊有利于監督學生討論參與情況和討論的內容是否關乎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等等。分小組討論與創設式提問不同,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一個學習活動,它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得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更多,而且還能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探索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方式是將學生的思維和興趣帶到數學學習上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可以說,現代教學模式都帶有一定的情境教學。在解決數學問題時聯系實際生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也發現數學中的生活問題,將兩者有效結合可以使得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利用創新性的問題去引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舊知換新知也是教學方法中十分重要的情境創設方式。另外,使用小組合作創設情境時,教師要注意適用的情況和教學內容,注意小組討論的缺點,從而獲得高效的情境教學。學生對于新鮮事物都是充滿好奇心的,都具有強烈的探知欲,教師只要把數學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再加以指導即可。但值得說明的是,在創設情境時盡量不要使用同一個例子或者話題,否則會使得原本新鮮的事物變得陳舊而枯燥無味,從而讓學生失去興趣,課堂變得乏味。因此,教師應多多創新情境教學,才能取得更有效的教學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