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分校紅太陽小學 趙詩彤
創新思維是小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過程中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同時也是當前教育形勢下對于小學美術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傳統的教學形式下,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受到了諸多方面的限制,教師過于強調美術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往往不夠重視,因此導致小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遇到瓶頸。在這樣的情況下,深入分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對策,對于促進小學生綜合發展將起到十分積極的現實作用。
1.有利于提升小學美術教學質量。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因此課堂教學氣氛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有著較大的影響。一直以來,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形式都是相對較為單一和枯燥的,因此給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刻板印象,認為美術課堂教學就是這個樣子的,教師也往往習慣于這種課堂教學狀態。所以這種傳統的美術教學形式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至今仍然在教學實踐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從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和教學效果來看,這種刻板滯后的教學理念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學生學習需要一個相對寬松和自由的環境,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性,這樣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才能擁有一定的參與感,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改變了這種刻板的課堂教學形態,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一定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這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2.有利于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自主性是當前教育實踐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并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程度與教學質量呈現出正相關關系。具體來說,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直處于較為被動的狀態,完全按照教師的思路開展學習活動,缺乏獨立自主的思考空間,所學習的知識記憶得就不夠牢固,而且容易對學習失去興趣。但是相反,如果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具有較強的自主性,或者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習慣開展學習,將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在這樣的小學美術教學形式下,學生將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在之前的小學美術教學實踐中,學生一直處于較為被動的地位,因此自主性和積極性很難發揮,繁重的學習壓力也大幅度縮減了學生的思考時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可以扭轉這種不利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可以逐漸從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之下解脫出來,從而更加主動地學習和探索相關知識,充分發揮學習的自主性。
在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因此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這就對教師的教學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果教師的教學思想不能與時俱進,一直停留在傳統的狀態之下,勢必會對教學質量造成較大的影響。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形式下,學生學習是非常被動的,并且對學習到的知識記憶不夠牢固,創新思維的培養效果并不理想。隨著教育形勢的不斷發展,全新的教學理念已經逐漸取代了這種陳舊的教學思想。但是從當前的實際教育情況來看,還有部分教師仍然存在教學觀念陳舊的問題。這些教師憑借豐富的教學經驗,不愿意接受全新的教學思想,一直按部就班地開展美術教學活動,缺乏自我學習和更新的思想意識。長期處于這樣的教學引導之下,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除此之外,很多教師對于全新教學形式并沒有深入了解,也沒有從根本上掌握創新思維培養的有效策略,對于全新教學理念和教學形式缺乏準確把握,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之中,也大多出于迎合教育發展趨勢的目的。因此導致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方面流于表面形式,對于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根本就沒有起到實質性作用。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因此時間是非常寶貴的,而教學活動的形式化直接影響到了學生創新思維培養質量,浪費了大量的教學時間,不僅沒有提升教學質量,反而給學生學習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
1.更新傳統教學觀念,將創新思維培養貫穿到小學美術教學的全過程。教學觀念的轉變是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如果教師的教學觀念不改變,不管采用什么樣的教學形式,最終都會回到傳統模式之上,根本發揮不出小學美術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方面的積極作用。在教學觀念轉變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首先破除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禁錮,將自身的思想和意識提升到更高的教育層次,站在時代發展的角度,正確把握教育發展的主流趨勢,然后將創新思維與小學美術教學實踐進行有機融合,使傳統的教學形式得到更新和發展,具備一定的時代性特征,在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學美術教學質量。
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樹立明確的目標導向,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創新思維為目標,通過全新教學理念的應用,逐步建立完善的創新思維培養機制,積極借鑒相關教學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幫助學生在深化基礎知識學習的同時,實現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例如,教師在講解“三原色”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可以在小學生基本了解了三原色特點之后,讓小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自己畫出一些東西,可以是小鳥、小樹或者是風景等等,充分發揮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不對小學生做任何限制,這樣就可以充分發揮出小學生的創新能力。
2.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趣味性,為創新思維培養打下良好基礎。趣味性一直是教學實踐中教師不斷追求的教學目標,因為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興趣是主觀上促進學習的最直接推動力,也是創新思維發展的基礎條件。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是簡單地講解一些枯燥的理論知識,因為知識本身是單調的,教師應該通過對知識點的加工與整合,讓學生逐漸產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出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這樣即使脫離了教師的講解,學生也會積極主動地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這才是教育的根本意義。所以在培養小學生創新思維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挖掘知識本身的趣味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際的學習活動之中,從中感受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逐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創新思維培養打下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將學生創新思維培養作為主要教學目標,不斷優化教學形式,豐富教學內容,將創新思維培養貫穿到小學美術教學的全過程,提高美術教學的趣味性,為小學生以后的成長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