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城南小學校 陳 聰
教師作為培養創新人的中堅力量,要不斷拓展自身的知識結構和水平。體育作為三育之一,承擔著促進小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重任,同時也對新一代群體整體健康素質的提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各類中小學也要加大對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引用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我們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目前,很多學校都存在體育師資老齡化現象,如何不斷補充新鮮血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緊迫的任務。通過此項分析,可以探索出一條可行的提高小學老師的體育教學能力的路徑。
這是任何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具備的基本功之一,備課是上課的前提,能夠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教案的編寫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體育老師可以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一起對教材、教法進行研討,系統形成適合本地區小學生的體育課堂教案。體育課教案除了一般教案包含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之外,還應加上課堂組織形式、運動輕度突發事件處理等內容,可以在教學形式上加入小學生喜歡的游戲教學法,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體育課形式多樣豐富,尤其面對小學生,對教師的課堂紀律組織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自我約束性、紀律性不強,所以我們的體育老師要在保證課堂安全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天賦組織好課堂并進行相應的紀律教育,讓小學生能體會到集體榮譽感。我們的小學體育教師除了承擔基本的體育教學之外,還要承擔一定的管理工作,比如場地和各項運動器材設備的維護,為小學體育課堂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這一方面也是對小學體育老師的組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語言是教學手段中最基本的一項教學能力,任何教學活動都離不開語言。體育簡而言之就是培養學生基本的運動技能和增強他們的鍛煉意識,但要讓學生運動技能的形成,除了動作展示外,還需要體育老師從語言上來闡述動作的要領。所以,小學體育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語言能力修養,盡可能把一些動作的要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實踐證明,在體育這一以身體運動為主要手段的教學科目中,語言的表達所起到的作用成了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又一關鍵。小學生的語言接受能力跟中學生大學生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需要我們的老師提前組織好語言,用他們大多數聽懂的方式來進行語言傳授。
體育不同于其他理論學科,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以及運動技能的形成離不開老師的示范。同時也是對體育教師專業技能基本功掌握情況的一個考驗。小學體育大多還未涉及到選項課教學,所以對老師們在各項運動技能的掌握上有較高的要求,要求我們的老師能夠做到一專多能。學生在動作技能形成的最初階段,教師動作示范應當是準確無誤的,動作示范也應盡可能完整,而且分解動作要清晰,使學生看得明白,做得簡單。
體育課堂時常會發生一些運動損傷等突發事件,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有一定的處理此類事件的能力。由于小學生正處在發育階段,每位同學的體質和經歷都有較大差異,這就要求我們體育老師在上課的同時要掌握好運動強度,以免發生危及性命的突發事件,體育老師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掌握一門急救技能,為處理突發事件爭取時間。
小學體育教師需要不斷地加強業務學習,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既要有高深的體育專業知識和扎實的體育專項技能,又需要有廣博的知識面,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其教學能力。體育教師要想搞好教學,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甚至醫學等跨學科的知識。
教學能力是任何一門學科教師都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體育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比起傳統的教室教學方式要豐富得多,因為體育課堂涉及到教學場所范圍大,室外教學容易受天氣的影響以及容易誘發運動損傷等不利因素的制約,對老師的課堂協調組織的能力以及專業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我們可以適當邀請一些學科專家來給我們的老師進行校本培訓,同時,我們也可以定期把我們的體育老師送出去參加提升教學能力的培訓。多與同行交流,并且鼓勵我們的老師大膽創新,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
我們的小學體育老師不僅要掌握教學的能力,而且還要通過教學來達到育人的目的。兩者相結合,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體育的精髓是友誼和永不言敗的精神。小學生通過學習體育知識,參加體育運動或競賽,能不斷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意識,增進同學間的情感。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也是我們的體育教育工作者希望通過日常的教學活動能給學生所帶來的啟發。
綜上所述,我們的小學體育工作者要不斷與時俱進,接收和學習本學科最前沿的知識,掌握一定的跨學科的知識,同時還應該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從而能夠真正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都知道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我們老師要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來引導我們的學生,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使他們能在繁復的事物之間自己探索,獨立實踐,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