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芳 張娟娟
[摘? ? ? ? ? ?要]? 科技的不斷進步促進了我國信息技術的產生與發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信息技術被逐漸應用到高職語文教學當中,這不僅促進了高職語文教學模式的革新,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職語文教學的水平和質量。因此,為了高職院校更好地開展語文科目的教學,學校應該極力推進信息技術與高職語文教學的一體化,從而通過更新穎的、更先進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個人涵養得到提升。分析信息技術在高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闡述實現信息技術與高職語文教學一體化的現實意義,同時闡述信息技術與高職語文教學一體化實現路徑。
[關? ? 鍵? ?詞]? 信息技術;高職語文;教學一體化;實現路徑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3-0034-02
高職院校是培養實踐型綜合人才的基地,高職語文是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基礎內容,在高職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閱讀能力、寫作等,促進學生基本素質水平得到提升,與此同時通過語文教學內容鍛煉思維、文字鑒賞能力等,這有利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格素養。現如今,信息技術對人們的生產、生活越來越重要,其重要性甚至已經體現在高職語文教學當中,實現信息技術與高職語文教學的一體化,不僅能夠促進高職語文教學模式的與時俱進,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職語文教學的效果。
一、信息技術在高職語文教學應用中的問題
將信息技術與高職語文教學相結合,并不是單純在高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計算機,無論什么時候,信息技術都是無法代替教師在學生學習中的主導地位的,因此,實現信息技術與高職語文教學一體化,需要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造更加生動形象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具體情景下更好地進行學習、協作、交流等,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
然而,目前的高職語文教學過程還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技術,再結合信息技術進行高職語文教學仍然存在幾個誤區:(1)教師在開展高職語文教學過程中過度依賴多媒體軟件,致使教師的主體地位被掩蓋,在色彩繽紛的教學課件中,學生的想象思維被無形的剝奪。(2)教師在設計和編寫多媒體教學課件時,缺乏對學生實際情況的考量,一旦課件內容過難,則學生理解困難,一旦課件內容枯燥無味,則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導致課堂教學效果差。(3)教師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在進行高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直觀地將教學內容展現給學生,這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成了硬性接受的過程,缺乏思考、交流與合作。因此,想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價值,需要教師提升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水平,選在必要的環節運用多媒體課件,與此同時,媒體課件的制作應該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興趣特點。
二、信息技術和高職語文教學一體化的意義
(一)信息技術是高職語文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重要方式
在進行高職語文教育過程中,老師要按照教材內容進行講解,學習內容過于統一,單一的教學資源難以吸引學生興趣,可利用的教學用具較少,因此,老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改革,豐富語文教學模式,試應語文教學綜合性較強的特點。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使語文教學更加生動形象,能夠拓展學生思維,提供更廣闊的想象空間,也能方便師生之間交流討論,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信息技術展示更多的案例,讓學生對所學內容能夠深刻理解,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探究研究老師提出的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的能力。隨著多媒體教學的深入推廣,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引進此項技術。老師可以制作課件,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改變學生對語文死板單一的思想,老師可以引用具體情境,利用圖像、視頻、音頻等教學資源讓學生產生畫面感,打破傳統課堂講臺的教學限制,老師和同學都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在課堂上可以不依賴于黑板,減輕老師在課堂上的壓力,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展開網絡討論,知道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接受程度,知道學生對老師的評價,以此不斷完善語文教學模式,從而給學生一個良好的聽課體驗。
學生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結合線上線下兩種學習方式,不再被動單一地接受老師灌輸的知識,擺脫平面化教學,可以利用空閑時間進行網絡學習,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融合可以使其更加形象化、立體化。通過多媒體技術將學習內容信息化,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僅是面對書本,更多的是利用多媒體增加師生間的溝通,情景互動式的課堂模式有利于學生快速獲取信息資源,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自主觀察,認真思考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其具體表現為在高職語文的教學課堂上,突破了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力量,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來增加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曾有專業學者提出,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不應該是由老師教授或灌輸,而是應通過順應、平衡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之間充分的交流、溝通和討論,通過自身思考和感受的方式獲得。應該改變傳統課堂對教師的定義,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借助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將知識引導給學生,利用一些現代的教學工具來拓展學生的思維模式,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激發學生的情感認知。
(二)信息技術可以擴大高職語文的信息容量
信息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了高職語文的教學信息容量,老師的教學內容不僅局限于書本,更多的是利用多媒體課件,老師通過視頻、音頻或圖像來向學生展示所學內容,將信息技術與學習資源相結合,使二者成為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傳統利用黑板教學的方式,既耗費時間而且教學容量受限,降低了課堂效率,使課堂過于單調無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減少知識呈現的時間,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最大程度地獲取內容,滿足學生渴求知識的欲望。
語文教師利用網絡資源將課本內容立體化,打破了平面文本的界限,可以利用課本內容創建具體情境,將抽象的語文內容具體化,拓寬學生認知領域。信息資源的開放性又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形式的教材,它不再局限于文本形式,還可以通過數字形式、模擬形式等網絡資源豐富所學內容,可以上網選擇有聲讀物、視頻講解等電子化教材,這也是擴充語文信息容量的另一種方式。
(三)信息技術創設了高職語文互動的交流平臺
信息技術創建了高職語文的互動交流平臺,融合了信息技術的開放性、共享性、互作性等一些優勢,平臺的建立方便了學生間的交流,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其強大的交際功能有效地促進了教學互動性的增強。老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發布教學主題,布置學習任務,然后學生自主收集資料,交流心得,利用平臺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進行展示,學生之間針對不同的觀點進行評價交流,通過討論可以有效提高語文成績。另外,老師可以通過此平臺為學生答疑解惑,突破傳統學習方式的限制。
信息技術擁有強大的處理能力和存儲能力,逐漸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工具。同時,信息技術也帶有一定的反饋功能,可以利用BBS聊天或者群共享的方式,讓學生之間擁有一個交流的平臺,利用其快速、便捷的優勢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學校可以創建專業的網絡學習平臺,開設一些專題學習板塊,為學生提供專業性的語文學習資源或者電子視頻,加強學生群體內部的學習交流與共享。
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評價學生的語文能力,運用多媒體語音系統機考、計算機試題庫等來測試學生對語文內容的掌握情況,有利于師生間進一步了解,教師可以隨時掌握學生學習動向,并對其進行跟蹤、指導與評價,學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將學習效果反饋給老師,增強課堂活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語文水平。
三、信息技術和高職語文教學的一體化實踐路徑
近年,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發展,促進了智能手機的出現和廣泛應用,職業院校學生的在線時間越來越長,移動學習成為一種十分重要的學習方式,微課是信息技術和教學深度發展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實現信息技術和高職語文教學一體化的有效路徑。
微課的種類豐富,以教學過程設計為依據進行劃分,微課可分為課前調研、課堂教學、在線學習、評價反饋,微課的存在能夠向學生提供給其所需要學習的內容,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此同時還能夠促使教學過程由教學內容向教學過程變化。一些微課以PPT、教師旁白的形式向學生講授語文知識,在微課中實現問題創設、知識點講解融合在一起,同時還能夠向學生展示一些生動的圖片、音樂等,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
微課的便捷之處在于不需要學生花費整段時間進行學習,學生利用自己空閑的時間即可學習,學生還能夠在微課平臺上針對某一問題與教師討論,與此同時學生還可以利用微課預習學前知識,擴展課后知識。
實現信息技術與高職語文教學的一體化,有利于高職語文教學模式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走向現代化,同時教師能夠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展高職語文教學,這會使教學變得更加輕松容易,同時方便學生理解語文教學內容,從而能夠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微課是信息技術與高職語文教學實現一體化所產生的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能夠簡化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微課教學在現階段的高職語文教學中受到學生的歡迎,成為當前高職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
參考文獻:
[1]李苗.信息技術與高職語文教學一體化的實踐與探索[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20(3):120-121.
[2]武云敏,蘇昌.信息技術與職高語文教學整合的研究與實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25):194.
[3]姚艷穎.信息技術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語文旬刊,2017(9):254-259.
[4]楊改學.從信息化的角度審視現代教育技術的歷史功能與作用[J].中國電化教育,2018(2):194.
[5]趙可云,何可抗.“設計研究”視角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16(6):19-21.
編輯 趙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