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憶靜
[摘? ? ? ? ? ?要]?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跨境電商發展迎來了更多新的機遇,因此跨境電商人才需求越來越多。高職院校作為跨境人才主要的輸出地肩負著巨大的時代使命,基于分析跨境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及所必須具備的五個能力,確立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項目驅動產教融合職業教育培養對策,努力培養出復合型的跨境電商實戰人才。
[關? ? 鍵? ?詞]? 職業教育;跨境電商;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0?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3-0222-02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跨境電商發展迎來了更多的機遇。相較于傳統的國際貿易,跨境電商具備了種類多、訂單頻繁、風險小、操作靈活等優勢,跨境電商已然成為我國對外貿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國家制度的支持、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完善和全球性物流網絡的構建交易規模日益擴大都是推動中國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力量。面對跨境電商巨大的發展勢頭,跨境電商企業的人才需求也在飛速增長,截至2019年7月,跨境電商人才缺口已達500萬,其趨勢還在不斷擴大。
一、跨境電商人才專業能力要求
高職院校作為跨境電商人才主要輸出地,應當順應時代,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跨境電商人才。面對國際貿易出現瓶頸,互聯網流量紅利不斷縮小,企業需要更加綜合型的跨境電商人才。各大高職院校想要培養出來的學生與市場同步,就必須具備以下五種能力。
(一)面向國際消費者網絡營銷能力
跨境電商面向的是全球客戶,由于中外文化、語言等眾多的差異,導致國內外的消費行為相差甚遠。快速敏感地抓取到國外消費者的需求、喜好,是跨境電商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合格的跨境人才要具備國外市場分析的能力,合理定位目標市場,挖掘產品賣點,制定合理的營銷方案,運用營銷手段開拓海外市場并擴大產品銷量。
(二)國際貿易業務操作能力
跨境領域包含B2B和B2C兩種商業模式,為了高效順暢地完成這兩種模式下的國際商務的閉環,學生必須熟悉跨境電商物流、報關業務、進出口貨物投保業務。尤其是政策和法律知識,目前我國在跨境貿易中高頻出現侵權等法律糾紛。國內企業對知識產權意識薄弱,一旦發生侵權問題,企業處于被動地位,不僅有損自身的企業形象,更會影響到中國產品在國外的信譽度。
(三)跨境電商平臺運營能力
目前幾乎所有的跨境企業都選擇借助第三方跨境電商平臺開展跨境業務,所以學生必須具備平臺店鋪的運營能力。有效地管理運作跨境店鋪,首先要了解平臺規則,其次要掌握從美工攝影到發布產品、在線交易和支付配送等一系列的運營能力。
(四)與外國消費者的溝通能力
跨境電商中商業交流方式中需要學生能夠借助互聯網工具順暢地使用外語與消費者進行交流,妥善處理消費者的詢盤、售后問題。學生需要具備較好的外語(英語+小語種)表達能力,其中包括口語能力和書寫商務信函的能力。在語言能力過關的基礎上,還需要掌握客戶關系管理及客戶服務相關知識,了解異國文化和國際的商務禮儀,便于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
(五)國際供應鏈能力
面對跨境電商競爭壓力不斷加劇,跨境電商的競爭核心回歸商業本質,從關注下游銷售、流量搶奪到上游商品供應鏈升級,跨境電商供應鏈的重要性漸漸顯露。各大跨境企業紛紛加強對供應鏈的建設,尤其是與自身業務相協調的供應鏈更能適應市場多元化、碎片化的消費需求,成為跨境電商的核心競爭力
之一。
二、跨境電商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培養體系尚未形成,教學內容分散
目前各大高職院校向跨境電商企業輸送人才最多的專業前三位是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和商務英語,并沒有專門的跨境電子商務專業與之相匹配。大多數的學校是在國際貿易、商務英語以及電子商務專業原先課程的基礎上增設了跨境電商的內容。而這些新增的課程相對單一,并不能滿足跨境電商綜合性的需求,對于跨境電商人才應當了解的國際法規、業務操作能力以及供應鏈能力涉及較少。并且授課教師由各個專業任課教師分開授課,課程體系沒有建立,學科與學科之間聯系不緊密,單純的一兩門課程無法讓學生對跨境電商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二)校內教師重視理論教學而缺乏實戰經驗
雖然跨境電商的發展史可以往前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但是對于很多高職院校教師來說才剛開始研究。校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實戰經驗和對市場需求的敏感度,大多依賴理論文獻,然而目前高質量的跨境電商教材與配套資源都非常短缺,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呈現碎片化,難以系統化。
(三)實踐條件不足,真實店鋪演練雞肋多多
高職院校想要進行跨境電商實踐訓練受到很多條件限制。首先,校企合作深度不夠,沒有辦法滿足大量的學生去企業實踐。其次,目前各大跨境電商運營平臺門檻不斷提升,高職院校想要直接使用真實的跨境平臺進行教學難度系數較大。有的高職院校選擇以學生為主體入駐店鋪,但學生抗風險能力弱,甚至沒有風險評估的意識,并且針對學生個性化的需求,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有創業開店的想法。有的高職院校由教師為主體入駐店鋪,教師開店成本較大,其抗風險能力也不高,并且只在上課時使用,沒有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導致平臺上有很多“僵尸”店,也不利于平臺方管理。
這些問題都導致學生在學習跨境電商知識時缺乏整體的邏輯性,不能將實際問題與課程中的理論知識做好銜接,知識點無法串聯,學習積極性不高,實踐能力欠缺,創新能力不夠,不能學以致用。
三、基于能力導向優化跨境電商培養方案
(一)重構以能力為導向的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不能單純地只是在原先的專業課上增設跨境課程,必須結合自身院校的特點構建合適的系統化的教學體系。高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時,分析自身特色和優勢,積極與企業溝通,了解市場最新資訊,并借鑒其他高校的成功案例,合理安排課程體系。除了學科平臺課和專業核心以外重點打造專業方向性課程,面向跨境電商方向,結合前文所說的五個能力,應當開設商務英語、跨境電商物流管理、海外消費者行為分析、國際商務禮儀、跨境電商法律、國際營銷學、跨境電商運營等課程,并且按照能力的高低和難易程度合理安排課程順序。
(二)多方聯動優化教學模式
跨境電商專業帶有較強的綜合性和實踐性。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跨境電商的知識,能夠熟練掌握跨境電商崗位的操作技能和實戰技巧,必須采用多方聯動的教學模式。所謂多方聯動就是以院校培養為核心,整合政府、行業、企業以及其他社會力量的資源,發揮各自優勢,相互合作、協同培養跨境電商人才。面對高職院校教師實戰經驗不足,高職院校應當邀請企業講師進校培訓,讓校內講師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由企業講師帶入項目,加強學生實踐技能也讓學生體驗到真實的電商案例。在企業講師的帶領下,采用代運營的模式,既解決了學生實踐問題,也解決了企業用人難的問題。
(三)結合跨境沙盤創建實訓體系
針對高職院校教師選擇真實平臺難的問題,可以引入跨境電商綜合的實訓沙盤??缇畴娚叹C合沙盤相當于真實電商平臺的鏡像,沙盤規則與真實平臺保持一致,目前提供的官方平臺有Wish、速賣通、eBay等。結合沙盤的實踐教學,高職院??梢苑譃槿箅A段。
1.理實結合階段
在該階段,高職院校結合沙盤將各大跨境電商運營平臺的基本規則教授給學生,讓學生熟悉各大平臺的操作流程和運營規則。將理論對應到相應的操作環節,讓學生有初體驗,將原先的理論上升到操作的層面,為后面的仿真實戰奠定理論基礎。
2.仿真實戰階段
在仿真階段,高職院??梢宰寣W生分組角色培養,分別嘗試B2C和B2B的業務操作。借助沙盤模擬店鋪,讓學生體驗注冊店鋪、選品、上傳產品、圖片處理、價格制定、設置運費模板、庫存管理、開發客戶、站內推廣、外匯結算等一系列的操作流程。同時讓學生在仿真沙盤中感受電商四個流的流通過程,理解ERP在企業運營中的重要性。
3.創業實戰階段
該階段主要是針對有創業想法和基礎比較好的學生進行真店運營,校內外教師做好輔助和輔導工作。高職院校也可以建立產業園,孵化這些創業項目,最后反哺學校,加深產教融合,為學生提供創業空間和崗位實踐。
四、總結
面對跨境電商發展勢頭、跨境電商應用的不斷深化,高職院校要把握機遇,聯合教師和企業,打造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項目驅動產教融合職業教育培養體系,幫助學生夯實理論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努力培養出復合型的跨境電商實戰人才。
參考文獻:
[1]游晴英.跨境電商職業人才需求探索[J].商場現代化,2019(4):31-32.
[2]張變亞.新媒體背景下跨境電商實踐教學創新研究[J].中國報業,2019(2):44-45.
[3]沈王仙子,劉曉鳳,趙琪,等.基于POCIB平臺“跨境電商”實踐教學內容研究:以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學報,2019(1):61-64.
編輯 原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