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永娟
[摘? ? ? ? ? ?要]? 在全球化發展的今天,技校學生英語的學習對未來職業的發展有重要價值。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Approach)是一種以完成交際任務為目標的教學模式,其不僅能使學生在不同任務中更接近真實的語境,還能提高其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針對任務型教學法的特點和優勢進行闡述,對技校英語課題教學中任務教學設計方法進行探討。
[關? ? 鍵? ?詞]? 全球化;技校英語;任務型教學法;真實語境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3-0088-02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我國對高素質英語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加。技校作為我國職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培養專業型人才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對英語教學而言,技校承擔著為生產、管理、建設一線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但就其現階段的教學現狀而言,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重知識、輕技能的教學模式普遍存在,教師忽視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其英語交際水平難以滿足社會對就業崗位的需求,技校的專業性特色沒有充分體現出來。加之技校生源質量普遍較差,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英語學習沒有自信,更沒有熱情,導致技校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堪憂。但隨著我國國際貿易的增多,英語成為技校學生求職時提高競爭力的籌碼,新時代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技校英語教學也應順應趨勢,從學生的角度和企業的實際需要出發,調整授課模式,創新教學方法。
任務型教學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是在西方大量專家學者的實踐研究中提出來的一種交際教學思維模式。主張以課程的總體目標為依據,以教學內容為基礎,為學生提出含有知識特征的任務,并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實際生活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通過合作、探究、調查等方式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學家杜威指出,“任務型教學是一種有意義的活動,旨在學習者通過完成任務而習得語言知識,在此過程中,學習者處于積極狀態,主動調動各種資源完成對‘意義的構建,從而達到交際目的”。
一、任務型教學法的基本狀況和原則
任務型教學法是指教師通過引導語言學習者在課堂上完成任務進行教學。任務型教學法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氛圍,以學生所要學習的內容為基礎,以學生學習的課程為依據,給學生提出的任務有知識特征,教學活動要具有創造性并且要貼近實際生活。設計的教學活動就是為了提高學生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進行合作、討論和探究。任務型教學法是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學生通過完成任務而學習到語言知識。在任務型教學法的執行過程中,學生要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一)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優點
任務型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較,它有很多較為突出的優點。在任務型教學過程中,會設計很多教學活動,它可以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完成教師所交給的任務過程中,它有效地將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結合在一起,培養了學生綜合的語言運用能力,同時,還促進了學生積極參與語言交流活動,這有利于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人際交往、思考、決策和應變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運用多種感官和手段達到目的,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同時,任務型教學模式要堅持以生為本,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監督者和評價者,其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互動,根據任務性質安排教學方式,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使課堂教學有序開展。
(二)設計任務型教學方法的原則
1.教師用任務型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和興趣愛好設計教學活動,明確教學內容,將真實的語境引入學習當中。
2.設計任務時要層層遞增,呈階梯狀發展。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注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要最大化地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到層層遞進地給學生設計任務。
3.任務設計要遵循實踐性和開放性,新穎性和互動性相結合的原則。任務設計要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實踐中來,任務要具有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與綜合、整理與收集能力的作用,以在實踐中充分培養想象力與創造力,鼓勵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模式。
二、技校英語課堂中任務教學設計方法
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就任務型教學法在技校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運用進行簡要分析。
(一)閱讀前階段(Pre-Task)
該階段的主要教學任務是讓學生熟悉教材,包括介紹材料背景,掃除語言障礙,明確閱讀目的,理清閱讀步驟等。教師在布置新任務時,可以以多種形式將任務引入教學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此外,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學生的學習興趣所在,才可以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同時,要明確任務目標和層次,如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常為“Lear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Try to get some knowledge about the topic”等。過程與方法目標一般為通過師生、生生互動,使學生盡量開口說英語,杜絕“mute English”(啞巴英語),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就是通過學習,理解西方文化,理解文化的多樣化,進而更加熱愛語言學習。例如,在學習全新版英語閱讀教材2 Born To Be Different這一課時,由于該材料主要介紹的是男女性別在各個方面的差異性,教師可以通過一組心理測試進行導入,測試內容為男女在面對不同職業時所做出的選擇和依據。通過測試,學生很快發現男女思維側重點的不同:男生更喜歡律師、銷售、科研類的有挑戰性的工作,而女生則傾向教師、公務員、文秘等穩定的工作。進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繼續思考:除了職業選擇以外,還有哪些顯而易見的差異?學生心里可能有各自的想法,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心中存疑,才能更好地投入閱讀。
(二)閱讀中階段(While-Task)
該階段是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正式精讀的階段,目的是引導學生領會篇章大意、主旨及思想內涵等,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探索表面文字之外的深層含義。Born To Be Different這篇文章,教師教學生閱讀時要由粗略到細致地對文章進行閱讀。先掌握文章的大致內容,對文章有個大概的理解,稍后帶領學生對文章進行詳細的分析,由文章為學生精心設計問題,比如:不同的人對同一問題的解決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嗎?請學生舉例說明。通過解決問題讓學生對文章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學生之間要發表各自的意見和看法,討論出問題的答案。教師要注意隨時關注學生的狀況和表現,并做好詳細的記錄,尤其是對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應積極表揚他們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和進步,做到因材施教。
(三)閱讀后階段(Post-Task)
首先,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展示和評價,對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總結歸納,通過學習Born To Be Different一課,學生對男女之間的交往有更深的認識以及如何消除性別間的理解差異等。其次,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匯總觀點,教師要對學生的討論結果作激勵性評價,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最后,布置相關作業,鞏固教學成果,可以讓學生寫讀后感,引導學生內化知識,提高語言運用的準確性,做到學以致用。
綜上所述,任務型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實踐性和啟發性,為學習者提供更多師生、生生互動的機會,充分挖掘語言潛力和思維的創造力。對閱讀教學來說,該教學模式使技校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并促進合作意識與主觀能動性的培養,并能在實踐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Jane Willis.A framework for Task Based Learning [M].Longman,2001.
[2]宋慶營,董明.技校英語課堂如何實現理實一體化初探[J].現代職業教育,2017(21):106.
[3]鄧瑜.基于任務驅動的技校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科教導刊,2018(12):121-122.
[4]郭志玲.基于工學一體化的技校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初探[J].現代職業教育,2017(26):32-33.
[5]郝爽.情感教育在技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書文摘,2017(17):54.
[6]張華.有關技工學校英語學科教學中素質教育的思考[J].科學咨詢,2017(9):96-97.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