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山 彭天瑤

摘 要:國家醫療體制改革逐步深入,智慧醫院建設成為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推進器。在此背景下,醫院結算方式呈多元化發展,銀行賬戶的歸集范圍和類別日趨復雜,銀行賬戶對賬工作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本文對智慧醫院建設背景下醫院銀行對賬工作中存在的管理問題及現狀進行剖析,并提出優化對賬工作的操作建議,以期對促進醫院銀行對賬管理工作規范、高效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智慧醫院;醫院銀行賬戶;對賬
醫院銀行賬戶對賬工作是醫院內控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醫院應當定期對各項收款、支付業務的賬務進行核對。如存在對賬差異,要及時查明原因,核查醫院財務系統、銀行賬戶賬款調節一致,妥當跟蹤處理,確保醫院資金安全。在智慧醫院建設全面鋪開的背景下,醫院銀行賬戶收款及支付方式的多元化導致銀行賬戶歸集范圍和結算類別日趨復雜。為保證醫院資金安全,銀行賬戶對賬管理工作更需要按國家財政、衛生等主管部門相關制度規定,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適應智慧醫療形勢發展的現金及各項存款的內部管理制度。
一、醫院銀行賬戶對賬工作的意義
由于會計期間的劃分,權責發生制的全面執行,使得醫院與銀行存在記賬時間上的差異。會計期末,醫院銀行存款日記賬上的存款余額與銀行對賬單上的余額往往不相等,存在著未達賬項。在支票、匯款等正常業務產生的未達賬項之外,還可能存在一些異常的情況,比如:賬務處理差錯,銀行可能存在重復扣劃、遺漏回單等問題。極個別喪失原則的財務人員正是利用未達賬項的時間差進行貪污挪用,公款私存創造私利。而及時開展銀行賬戶對賬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及時對賬才可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甄別不同情境,降低潛在的資金管理風險,防患于未然。
而且,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智慧醫院建設全面推進,一些醫院等醫療機構積極運用網絡信息技術,探索開展網絡支付業務,實行預約診療、提供多種繳費方式,這在減少排隊等待、提升患者體驗的同時,也給醫院銀行對賬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了新的難題。因此,做好醫院銀行賬戶對賬工作對促進智慧醫院建設的平穩有序開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醫院銀行賬戶管理現狀
1.醫院銀行賬戶管理職責及流程設置
醫院銀行賬戶對賬工作是一項必須定期開展、常抓不懈的工作。醫院銀行對賬管理一般包括:崗位設置及人員配備、銀行對賬頻率及未達賬項處理、對賬檔案保管及定期監督檢查工作等。醫院應重視對賬工作,把做好銀行對賬作為強化財務內部控制管理的一項重要措施,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保障資金安全。
(1)對賬崗位設置及人員配備。醫院財務部門應設置專門的銀行賬戶對賬崗位 ,配備專職或兼職的對賬管理工作人員(出納人員不得兼任對賬工作人員),負責與銀行的銀行賬戶對賬管理工作,并指定至少一級復核人員對銀行賬戶對賬工作結果進行復核。應明確劃分銀行賬戶對賬崗位職責:通常情況下,醫院分管財務工作的院領導為醫院與銀行對賬工作的最終責任人, 統籌領導銀行賬戶對賬工作; 醫院財務部門領導為銀行賬戶對賬工作的直接責任人, 應對醫院與銀行賬戶對賬工作負有直接的管理責任; 醫院財務部門復核人員為銀行賬戶對賬工作的復核責任人, 應對醫院與銀行賬戶對賬工作負有業務復核責任;銀行賬戶對賬人員是具體的對賬工作經辦人, 應對醫院與銀行賬戶對賬工作負有直接責任,應強化其對賬責任意識 。
(2)銀行對賬頻率及未達賬項處理。醫院應定期開展銀行賬戶對賬工作,一般情況下,每月至少進行一次銀行賬戶對賬,并根據銀行賬戶對賬結果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業務量特別龐大的單位也可提高銀行賬戶對賬頻率,如半個月一次等。醫院必須要改變只編制余額調節表,不對未達賬項進行原因清查的做法。對于銀行對賬工作中發現的未達賬項,應適時開展清理工作,及時發現并排除潛在的賬務核算差錯和資金安全風險。
(3)銀行對賬檔案保管及定期監督檢查。銀行賬戶對賬管理人員應當將銀行對賬資料定期進行歸檔,并按照會計資料存檔相關規定要求,真實、完整保存銀行賬戶收支業務交易記錄明細、對賬賬目核對記錄等各項銀行對賬工作資料。醫院分管院領導或財務部門領導應安排專人定期檢查監督醫院銀行賬戶對賬情況,包括對賬人員履職情況、賬表資料保管情況、銀行對賬結果核實情況、相關業務部門對各項未達賬項的反饋情況等,對檢查監督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
2.醫院銀行賬戶的業務功能分類
(1)基本存款賬戶。基本戶是醫院最主要的銀行結算賬戶,醫院日常發生的各項收支結算款項一般均通過該賬戶進行核算,基本戶記賬范圍比較廣、交易量比較大,銀行賬戶對賬工作相對比較復雜、耗時較多。
(2)專用存款賬戶。一般為醫院設立的醫療業務收款專用賬戶,專門用于核算醫療業務收入。隨著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上線應用,給銀行對賬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難度。
(3)基本建設資金賬戶。基建資金專戶用以管理和撥付各項基建資金,醫院的改、擴建及修繕等基建建設工程也十分普遍,可以根據規定設置基建戶專門進行核算。
(4)其他專用賬戶。其他需要單獨區分業務的銀行賬戶,如特定用途資金,按照法律法規或有關部門文件規定需要專戶管理使用的資金可開立相應的專用存款賬戶。
三、醫院銀行賬戶對賬管理存在的問題
國家醫療體制改革逐步深入,智慧醫院建設快速推進,醫院結算方式多元化發展,目前醫院銀行賬戶對賬工作面臨諸多問題。
1.重視程度不足,制度不夠完善
醫院財務管理中“重收款、輕對賬”的現象一直存在,智慧醫院建設背景下各種收費方式增多的同時,銀行賬戶對賬工作卻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給銀行存款管理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部分醫院未建立對賬相關的制度流程,完全就按對賬人員的老帶新和對賬人員自己的領悟來進行對賬操作,可控性較差,風險較高。
2.人員配備不足,對賬及時性不強
規模較大的醫院交易更為頻繁,銀行流水繁多,每個月動輒幾千條甚至上萬條數據需要逐一進行核對排查,每月銀行賬戶對賬單一般到次月初才能從銀行取回,造成未達賬項的原因需要逐筆進行摸清核實,由于時間緊迫,可能會導致一些問題無法及時被發現。對賬工作對銀行對賬人員的耐心、細心、責任心等各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因此,醫院應該配備合適的專職銀行賬戶對賬人員,至少每月進行一次賬務明細信息的核對。
3.結賬入賬口徑、時間不統一,對賬難度大
醫院HIS系統一般每天24點統一進行結賬處理操作,而銀行結算系統跑批結賬的時間并不完全固定在某一具體時點。以農業銀行為例:農行結算系統每自然日23點50分左右進行數據跑批結賬操作,銀行入賬金額為上一自然日23點50分至當日23點49分的銀行刷卡等交易金額匯總數,與收費部門實際銀行刷卡等交易單匯總金額不一致。
4.銀行回單簽收滯后,大量單據無人認領
出納從銀行領回交易回單等單據后,交由專人統一保管并通知各業務科室人員前來認領單據及完成收入列賬手續,但由于銀行回單中的進賬摘要不明確或未標明摘要信息,經常出現銀行回單長時間滯留在財務部門無法進行列賬處理的現象,嚴重影響了財務記賬的及時性,導致銀行賬戶對賬時產生未達賬項。
5.信息孤島效應明顯,系統間數據未建立共享
醫院HIS系統、財務HRP系統、銀行結算系統等各自為政,互不連通,記賬數字口徑不統一,系統間數據信息可比對性差,可能導致重復人工記賬等差錯,產生銀行賬戶對賬差異。
6.系統支持力度不夠,無法滿足對賬需求
部分醫院的財務軟件系統,銀行賬戶對賬模塊功能較為弱化,只是根據記賬金額、方向來進行簡單判斷和勾兌,無法根據結算號、摘要信息等不同,來辨別金額相同、方向一致的款項的具體對應關系,無法支持復雜情形下的銀行賬戶對賬工作。
四、解決醫院銀行賬戶對賬管理問題的對策
1.提高重視程度,建立健全銀行賬戶對賬制度流程
醫院應擯棄應對銀行對賬工作簡單例行公事的做法,重視銀行賬戶對賬工作,配備專職人員負責銀行賬戶對賬,確保至少每月進行一次賬務核對。因地制宜建立醫院銀行賬戶對賬管理制度流程,不斷完善對賬管理流程,扎實開展對賬工作,做到制度明確,執行有效。
(1)創新銀行賬戶管理模式,凈化交易流水管理。一些醫院存在眾多金額小且重復多的款項流水,這些款項給對賬工作增加了難度。針對該情況,可以考慮改進收入管理模式,探索按部門或項目、業務類別等維度對入賬款項進行分類管理,將金額小且重復性較高的款項業務單獨設立虛擬戶,業務部門負責核對虛擬賬戶流水,核對清楚后再列賬,實現記賬清晰、收款一致,避免產生大量的無主款項造成未達賬。
(2)打破系統間的壁壘,實現數據信息化核對,提高醫療收入銀行對賬效率。改進醫院HIS系統,與銀行提供的軟POS接口直聯,實現刷卡繳費與醫院HIS系統出單同步的功能。醫院HIS系統改進后,調用軟POS收費段接口,銀行卡刷卡及驗密由銀行提供的硬件刷卡完成,HIS系統通過接收刷卡扣費的返回值處理患者所交款項,并由HIS系統完成門診、住院收費票據的打印。收費系統記賬直接反應在報表數字中,不單單依靠POS單加總數字來核對,提高對賬效率。
(3)搭建財務系統與HIS系統接口傳送,持續推動銀醫直連,實現醫院與銀行同步記賬。根據HIS數據直接生成憑證,取代手工做賬,細化收款方式以便能夠一一對應具體會計科目。同時,通過互聯網或專線連接的方式,使醫院的財務系統與開戶銀行綜合業務系統實現對接,利用自身財務系統自主完成對其銀行賬戶銀行賬戶的查詢、轉賬、資金歸集、信息下載等功能,并在財務系統中自動登記賬務信息,提高工作效率,確保財務系統與銀行綜合業務系統賬戶信息的一致性,從源頭實現醫院與銀行記賬的一致性,利用系統功能充分降低未達賬項規模。
圖1銀醫對賬流程優化
(4)加強進賬查詢機制,減少未達賬項增量。強化銀行回單認領管理,在醫院OA網頁等平臺開辟專欄,將每天收到的無人認領的銀行回單信息掛網公示,各業務科室須定期登錄查看,設定期限,要求在一定期限內領回并完成報賬工作,超過一定期限無人認領的,財務將作為其他收入管理,督促及時列賬。
(5)提高對賬頻率,降低銀行單據錯漏造成的未達賬項。許多醫院銀行對賬每月開展一次,而且對賬工作中發現的銀行漏單、重復給單等現象比較普遍。建議考慮根據醫院業務情況,適當提高對賬頻率,變每月對賬一次為半月一次甚至更短,以便及時發現的問題,提高記賬的及時性,降低未達賬項產生的資金管理風險。
綜上,作為醫院財務管理的重難點領域之一,在智慧醫院建設背景下,銀醫對賬管理工作實務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逐步解決和規范,這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積極研究應對,從而降低醫院資金管理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更好地服務于醫療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君嫻; 段玉玉.公立醫院未達賬項淺析.會計師,2018(9).
2.侯翠玲.淺談醫院與銀行對賬的規范化管理.現代醫院管理,2007(1).
(責任編輯:劉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