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雙雙
舞蹈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伴隨著社會水平的提升,舞蹈的形式也開始多樣化,現在社區中多種形式的舞蹈也開始紛紛呈現。群眾舞蹈對于人們物質和精神兩方面進行了傳承,但目前群眾舞蹈在創作方面還存在著一定問題。本文從群眾舞蹈的特點、作用和創作中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索群眾舞蹈創作的正確方向。
群眾舞蹈是群眾參與的一種非專業性的業余舞蹈形式,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滿足群眾娛樂的需要。因此群眾舞蹈的主體是群眾。
在群眾舞蹈中,各個行業或者是參與者不受過多的限制,目前全國各地都在積極舉辦各類群眾舞蹈的比賽和表演。所以群眾舞蹈具有著普遍性,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
我們推廣群眾舞蹈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群眾得到健身。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前群眾舞蹈也從自發形式轉變為了社區舞蹈。
以往我們也有一些健身活動,比如跑旱船、踩高蹺,但它們已經退出了社會舞臺。人們追求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樣化,群眾舞蹈的出現讓人們感受到了時尚的氣息,使人們的審美觀念發生轉變。
原始的舞蹈具有著群眾性和娛樂性的特點。人們為了消除疲勞、陶冶心智,通過不同的舞蹈形式展現著自己,在娛樂的同時達到了鍛煉身體的效果。通過舞蹈人們之間的交流得到了加深,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社區的和諧發展,調節了人們的生活節奏,也緩解了社會的壓力。因此群眾舞蹈能夠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改變人們的精神面貌。
群眾舞蹈除了鍛煉身體以外,還提高了社區的文化水平。舞蹈本身就具有審美的意義,通過舞蹈的普及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舞蹈,提高了他們的審美情趣。人們在對舞蹈進行理解的同時能夠體會更加寬廣的生活意義,豐富了群眾內心世界,促進了社區和諧發展。
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舞蹈已經成為了一種基本的文化形式,它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我國當前藝術的水平。因此我們在開展群眾舞蹈的普及和創作時,一定要提高工作者創作的能力和意識,能夠從生活中抓元素,了解群眾當前的需求,將創作和群眾生活更好地貼合,這樣才能夠真正地滿足群眾精神需求,彰顯出社會人性的一面。同時我們還需要借助政府的大力支持,提高對群眾文化建設的意識,為群眾舞蹈的創作者提供更多可以利用的素材。
我們評價群眾舞蹈作品質量的高低,主要的標準是看這一作品是否能夠真正地滿足群眾的需要。群眾舞蹈當前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娛樂工具,我們在創作中要讓群眾感受到群眾舞蹈的美,通過這些作品達到凈化心靈的效果。同時,我們可以定期舉辦和群眾舞蹈相關的文化講座,普及藝術知識。
群眾舞蹈的創作人員平時除了要加強自身的修養以外還應該不斷地創新舞蹈機制,要不斷尋找新的機遇,結合實際情況在不同階層中開展群眾舞蹈,能夠從生活中尋找創作的元素,提高自身藝術創作的能力。另外還可以創立群眾舞蹈工作室,通過創新機制提高群眾舞蹈的生命力。
在群眾舞蹈的創作中,我們應該有意識地提高審美觀念,這樣才能夠幫助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進行創作時我們可以融入一些專業內容,增強舞蹈的觀賞性,提高群眾舞蹈水準,真正地實現陶冶情操的效果。為此群眾舞蹈創作者工作中需要考慮的重點是如何借助舞蹈增強群眾對生活的向往,讓藝術來促進社區的和諧發展。
為了能夠更好地發揮群眾舞蹈的作用,通過群眾舞蹈帶動社區文化的發展,滿足社區文化的諸多要求,我們需要不斷地創新我們的群眾舞蹈形式,在內容、機制和審美上面要不斷地創新和突破。只有這樣才能夠通過群眾舞蹈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