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丹
文化,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一種重要方式。美術中蘊含著的豐富文化,也承擔著傳承文明的重要作用。美術以特殊的方式,傳遞著文化,傳播著思想。畫紙上的從無到有,對事事物物的靈活再現和升華,讓美術承載著文化傳播的重任,表達著畫家的所看、所思和所悟。通過這種表達,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活,折射出當時的文化背景。
世界上的文化多種多樣,我們可以通過不同時期、不同作家的美術作品,來品味、尋找不同文化的“身影”。通過對美術的學習與理解,我們能夠了解到不同文明之下所蘊涵的深刻文化,從而了解世界多元的文化類型,明白文化的發展傳播背景,從而在文化的傳承之中,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美術在陶冶學生情操,豐富學生內涵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傳統的美術課只是作為一種娛樂性質的課程,只是讓學生了解美術知識,掌握繪畫技巧。這樣的美術課程,并沒有充分發揮文化的作用,其單一和片面性,降低了美術教學育人的效果。實際上,將美術當做文化的載體,有著豐富的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點,進一步增強美術作為文化傳承載體的重要性,提升其學術性;第二點,進一步拓寬美術學習的程度,向著全面有效的方向延伸美術的定義,使其不再局限于畫本,而是放眼全局,從各個角度來進行學習;第三,美術與其他學科一樣,對文化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能夠進一步加強人們對美術中表達出來的文化的認同與關注;第四,通過對美術的深入了解,能夠進一步地明白美術與文化傳播的聯系,豐富其學習動機。
傳統文化是“新時代構筑國家、民族現代先進文化的基因”,。它對于一個民族來說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成為了每個民族義不容辭的使命。不同時期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的特點,且對現今的文化有著深刻的影響。重視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傳承意識,不僅是語文學科的重任,美術課程也應擔負起此使命。因為一個民族要想長期屹立于世界民族強林,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在美術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還能使其擔起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
每個民族基本上都有獨屬于本民族的文化,只是有的民族在經濟發展進程中和外來文化涌入時,失去了特色,甚至被取而代之。中國作為一個擁有五十六個民族的國家,文化形態多樣,再加上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一些民族的優秀文化正處于消亡的邊緣。為了避免其繼續惡化,對其進行保護勢在必行。注意,此處所說的保護,并不是“閉關鎖國”,而是在堅守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時,積極學習和吸取他民族文化的精華,使其“為我所用”,以促進民族文化交流和傳承。在當前的美術教學中,老師要致力于對學生多元文化意識的培養,讓他們在尊重各個民族不同文化的基礎上,兼容并包,學習吸收。當然,主體文化的核心地位也不容挑戰。這樣才有利于國家的穩定和民族的團結。
與此同時,重視對多元文化意識的培養還具有如下的意義:第一,通過培養多元文化的意識,使學生不再將目光局限于眼前,而是放眼世界,加深了對不同文化的認識與了解,有利于學生認識美術的不同領域;第二,老師對學生多元文化意識的培養,能夠讓他們消除對其他文化的偏見,通過彼此交流,推動文化的前進;第三,作為一個擁有著多民族的國家,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每一種文化都有其值得傳承的優點,增強其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在新課標的要求之下,美術作為承載文化的一門學科,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教師在培養學生繪畫技能的同時,注重他們對文化的理解與傳承,目前,已經成為了一種教學模式,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引入和滲透,可以增強學生對文化傳播、傳承的興趣,為學生了解多元文化奠定基石。在此基礎上,需要美術教師們聯合家長,通過家校共育的方式,來讓美術學科的文化成為學生必學、愛學的內容,以此來適應社會的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