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影
《石縫間的生命》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這是作者通過對石縫間生命的感慨,而闡述出的一種高尚品格。在賞析這篇文章時,我們能夠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能夠重燃對生活的希望。
作者生命中經歷了較多的磨難,在經過一次次的挫折之后作者認識到了生命的珍貴。為了將這種情感充分表達出來,作者借用石縫間的生命進行比喻,希望能夠鼓勵人們直面困難,不要放棄生的希望。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生長在石縫中的一棵瘦弱植物,不畏艱難突破重重險阻,仍然向陽生長。其中對蒲公英以及柏樹進行了對比描寫,一個是瘦弱細小的小草,一個是雄偉堅挺的大樹,這兩種植物的生存方式以及成長過程都彰顯著生命的偉大。它們不畏艱難、頑強生長的精神鼓舞著我們健康成長。
原文:或者只就是一簇一簇無名的野草,春綠秋黃,歲歲枯榮。它們沒有條件生長寬闊的葉子,因為它們尋找不到足以使草葉變得肥厚的營養,它們有的只是三兩片長長的細瘦的薄葉,那細微的葉脈告知你生存該是多么艱難。
賞析:野草生長在石縫中,由于它們無法得到充足的養分,所以沒有長出寬闊的葉子。即便這樣它們仍然在頑強的生長,它們這種堅強不屈的品質,值得人們學習。
通過賞析,我們不得不反思,如果你是一顆小草那么愿意生長在何處?是廣袤的草原還是艱苦的峭壁?如果你是一棵柏樹,你愿生長在安逸的花盆成為一道風景,還是愿意在狹小的石縫間努力生長?對于此類問題,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較為安逸的生活,都希望自己能夠順遂一生,但是生活中難免有挫折,難免會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考驗。每當這種時刻,我們應該想一想生長在石縫中的生命,它們如此努力、如此頑強才能夠堅強地活下來,那我們又有什么資格自憐自哀呢?
原文:或只是一群小山花,多數都是堅硬的蒲公英。他們的莖中充滿了苦奶汁,他們的根必須在春天挖出來,做成野菜。以及石縫間的蒲公英,但不及同在田間的一族強壯。由于山風的兇猛,它們不能長成高大的樹干。由于巖石貧瘠,它們的葉子不可能很多。
賞析:蒲公英是堅強的,她因為生長在石縫間所以要承受山風的凌虐,所以它無法像田間蒲公英一樣強壯。既使石縫間的蒲公英葉子稀疏、葉色枯黃,但是它仍然在頑強生長。
石縫中的生命是頑強的,同時也是讓人心疼的,這一棵棵頑強生長在石縫間的小草,讓我聯想到了山區以及窮苦地區的兒童,它們也如同小草一般頑強的生活在“石縫”間,努力地想要長大,想要見到太陽,即使他們無法生長出健壯的枝葉,但是他們仍在克服困難努力成長。
原文:他們站在懸崖上,在高山的山峰上,只有石崖的根對你沉默。成長是多么艱難。它的根厚如蟒蛇,薄如草蛇,在一條縫里翻來翻去,在另一條縫里翻來翻去,沿著那無情的綠松石伸展,就像老鷹的爪子抓住了它生活的巖石一樣鋒利。
賞析:柏樹的存在使得高山不再貧瘠,但是柏樹想要安然佇立,它的軀干要在石縫間蜿蜒,在此過程中它們已傷痕累累,它們每一次的成長都需要經過寒冬酷暑。
石縫間的柏樹是值得人們敬仰的。從古至今文人墨客對松柏有著崇高的贊美,如“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此句詩歌所想表達的就是松柏的不懼寒冷,在寒冬中松柏總是最后凋零的。普通的松柏都有著堅韌的意志,更何況石縫間的松柏。石縫間的松柏不僅具有堅韌的意志,還有這頑強的精神,好似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能夠阻止它成長。正如作者所言,所有生命在石縫間的松柏面前都略顯蒼白。
生命是渺小的,但是即使生命渺小我們也應該時刻心懷希望。生命不會因困苦而消亡,相反的,生命會因為經歷過困苦而變得更加有魅力。所以,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我們都不應放棄生的希望。
前段時間看到汶川地震的相關新聞,這才驚覺距今已有11 年了。看到新聞想起了當年的種種事件,不禁再次感嘆生命的脆弱與偉大。又想起了《石縫中的生命》小草、松柏在石縫中精力磨難頑強生長,而當年經歷汶川地震的人們也是在樓板、石縫間艱難的存活了下來。只有經歷了磨難我們才能夠體會到生命的珍貴,經歷了危險我們才會認識到對生的渴望。
我并不是一個無堅不摧的人,在面對苦難、挫折的過程中我也曾退縮過,我也曾想過要放棄,可是每每想起那些頑強生長在石縫中的生命,不自覺地會獲得一些勇氣,這份勇氣激勵著自己一次次站起來。石縫間的野草、蒲公英以及松柏都在向我們展示這生命的可貴,我們也應該意識到生命的重要,在未來的生活中我們也應該每天充滿希望地活著,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挫折,在挫折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