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于培根鑄魂的工作。”他強調,文藝對于時代而言是沖鋒的號角,代表著時代的風貌,引領著時代的風氣。在實現我國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道路上,文藝具有重要的作用,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廣大的文藝工作者指明了奮斗的方向。他們將人民放在首位,以他們為創作的首要理念,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答著“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通過“身入”“心入”“情入”,為人民發聲,創作出了更多令人民滿意的文藝精品。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作家、藝術家不斷增強自己的腦力,用雙腳丈量土地,堅持為人民創作,通過深入生活,用心抒寫偉大的時代、勤勞的人民;電視劇《絕命后衛師》《海棠依舊》,電影《戰狼2》《流浪地球》,圖書《海邊春秋》《戰上海》,廣播劇《“事兒媽”宋小娥》等優秀作品的出現,不僅滿足了人們的精神生活,還彰顯了文藝工作者的新時代風貌和他們的使命擔當;為文藝的繁榮鋪路架橋,國家新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為繁榮文藝工作的體制和機制奠定了基石;我們的中國夢開始走進千家萬戶,通過各種文藝惠民活動得以結出碩果……融合了新時代的核心價值觀,文藝走向了接地氣、重實效之路,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獲得了極大的提升。
廣大文藝工作者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不動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承擔著新時代賦予的神圣使命。“深入人民群眾生活、扎根人民群眾之中”的主題實踐活動,讓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獲得了大力弘揚和傳承,讓中國的價值觀念和審美追求引領人民奮進的方向,真正踐行好培根鑄魂工作的使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