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秋云
一般來說,心內科急救患者的病情普遍具有突發性和病情多變的特點,這類疾病比較急迫并且嚴重。然而,就目前的形勢來看,該疾病的發病趨勢越來越年輕化,并且患病人群越來越廣泛。面對日趨嚴重的患病形勢,亟需加大對心內科急救患者的急救護理力度,并且需要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但現階段心內科急救護理仍然面臨非常嚴峻的困難與挑戰,最普遍的問題是護理心內科急救患者的日常飲食、日常起居及其手術后的用藥恢復等。為了確保心內科急救患者完全康復,仍需加大對心內科急救護理的優化力度,提出有針對性的優化對策。
為了讓護理工作與患者病情有效契合,需要依據心內科急救患者的患病情況及其當下的身體健康狀態來設計出可行的護理方案,并選出最有效率、最人性化的方案,力求最大效率地使患者的身體狀況恢復到最佳狀態。既能夠高效完成護理目標,又能夠提高患者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達到醫患雙贏的目的,這就叫作持續護理質量管理。
心內科包含了一系列的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常見的比如心律失常、冠心病以及心肌病等,此外還有心絞痛、猝死等疾病,它是醫院特別設立的一個針對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的科室。目前治療心內科患者心血管方面疾病主要依賴于兩種治療方法,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但是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臨床護理對患者身體健康的恢復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同于其他的一般疾病,心血管類疾病的發病率相對比較高,容易復發,通常還伴有后遺癥,嚴重的甚至可致死亡,它的發病還普遍會造成某些器官的損害,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有非常大的壞處。所以在進行護理的時候需要提高護理的質量和效率,以防出現其他影響患者身體健康的狀況。但是在護理的過程中,這樣的事情難免會出現,比如在患者接受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沒有做好全面的護理計劃和保護措施,造成患者忘記按時吃藥或者出現不小心的磕碰與跌倒等等,抑或該醫院的護理員工的專業素質達不到要求,期間的護理工作沒有做到位等。所以進行持續護理質量管理,對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以及患者身體健康的恢復有重要的意義。
持續護理質量管理是指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方法,結合患者自身的患病情況及其身體健康狀態而制定的高效可行的護理計劃。讓護理內容與患者的實際情況相匹配,使用科學可行且高效的護理方法,使護理質量形成一個標準,規范護理質量等一系列措施都能夠提高護理的有效程度及其患者家屬的滿意度。
在患者接受治療到恢復身體健康這一過程中,護理工作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提高護理質量,醫院需要最大程度地做到與患者及其家屬形成良好的醫患關系;護理人員則需要明確崗位職責與自身責任,時刻為患者的身體健康考慮,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學習專業的護理知識,高效利用醫療資源,努力提高對患者的護理質量。面對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患者,需要掌握其病情與身體狀況,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危險情況的出現,這樣既有助于患者身體健康的恢復,也有利于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
持續護理質量管理需要落實到護理的每一個階段包括患者入院的控制、管理的細節問題以及后續在病房的護理等。首先需要掌握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適合的護理計劃;其次,護理人員需要對每個患者做出符合其身體狀況與意愿的護理計劃,針對每個科室的不同情況對護理人員進行管理,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與患者和患者家屬及時進行溝通;完全掌握患者各項檢查報告的信息,同時有針對性地改善護理計劃,增加病房巡查頻率,以便及時解決突然發生的狀況,增加與患者家屬的交流,以提高護理效率。這樣一來既能夠促進患者身體健康的恢復,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又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
綜上所述,持續護理質量管理在心內科急救護理中的應用,對于患者來說,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效果,加速患者身體健康的恢復;對于醫護人員來說,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維護和諧的護患關系。持續護理質量管理的應用對臨床護理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