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全國煤礦薄煤層智能開采現場推進會在山東能源棗礦集團召開。會議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和山東能源集團共同主辦、山東能源棗莊礦業(集團)承辦,全國各大煤礦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800多人與會取經。
會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作總結講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劉峰作主題報告,山東能源棗莊礦業集團介紹了依靠裝備提升帶動生產系統和勞動組織優化、推動企業向安全高效智能化開采發展的“棗礦經驗”,貴州省能源局介紹了貴州煤礦智能機械化升級改造經驗,兗礦集團介紹了兗礦集團智能化開采經驗和做法,王國法院士作了專題報告。
會議期間,分別舉辦了煤礦先進技術應用論壇和智能開采技術與裝備論壇;組織參會代表到棗礦集團濱湖煤礦、蔣莊煤礦、高煤公司、付煤公司、七五煤礦等現場觀摩參觀了薄煤層智能化開采、快速掘進作業線、“一提雙優”建設、智慧化礦井和智能洗煤廠等情況。
我國煤炭資源稟賦特殊,1.3m以下的薄煤層約占保有儲量的20%左右,尤其是四川、重慶、湖南、湖北、福建、廣西等地區薄煤層占保有儲量的50%以上。相比于中厚煤層,由于受到環境和空間的制約,薄煤層開采難度大,工作面生產效率和產量低,智能化開采需求更為急迫。
煤礦開采全面進入智能化時代是大勢所趨,這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和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實現“從減少災害損失到減輕災害風險”的重大舉措,也是破解當前煤礦安全生產突出矛盾、實現減人提效的現實需要,更是煤礦企業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科學之路。全煤行業要積極轉變思想觀念,加強科技創新,大力推進智能裝備和新技術研發應用,著力提高煤礦人員隊伍素質,做到裝備素質并重,大力推進薄煤層智能化開采技術發展,促進煤炭生產方式和發展模式深層次變革,實現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