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延昭
(蘭州新區中川園區經濟發展局,甘肅 蘭州 730000)
建筑材料是工程項目的實體,直接決定著建筑質量的好壞,也是保證建筑物功能的重要物質支撐。由于近年來建筑業的迅速發展崛起,建筑工程的質量與安全問題成了社會各界重點關注的對象。
建筑材料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綠色節能建材的開發較為滯后,環境污染的監督力度也不足;二是建筑材料的發展在農村和城鎮地區出現兩極分化的問題,城鎮地區的發展遠超于農村地區;三是生產企業規模小而多,市場監督能力較為薄弱;四是監督管理混亂,假冒偽劣產品橫行,社會責任意識較差。鑒于上述原因,為了確保所有的建筑材料在進入建筑市場之前務必合格之后才能投入使用,建材產品的檢測必須要嚴格、有條不紊,以便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做處理。
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設中的基本條件,也是工程施工的物質條件。建筑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工程的總體質量,也對建筑結構的穩定性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材料的采購是工程材料選擇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工程造價受到影響的關鍵。據不完全統計,建筑工程中材料費用約占總投資的70%以上。如果采購人員素質低下,出現貪污受賄行為,對其原材料的質量不進行有效的控制,工程的質量和工程利潤也將無法保證。因此,要進一步加強采購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保證采購工作者的職業責任要高。
所有的建筑材料必須由建筑主管單位、監理單位確定后才能進場使用,建材產品包括土建、水、電材料、節能材料、幕墻和門窗,以及其他建筑材料一定要確保在使用前先進行檢測。
按照材料檢驗方式的不同,分為委托檢驗、見證取樣送檢、不合格品復檢和監督抽檢。建筑材料施工前主要是對外觀、尺寸、數量等進行檢測,相比于外觀部分,物理性能更為重要,因此,要更加重視材料物理性能的檢驗。當材料復檢不合格時,必須在監理單位的見證下,由施工單位按照標準允許重新取樣送檢,待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如果復檢不合格,應在建設、監理和施工單位的共同見證下就地封存,禁止使用,并通知相關質量監督人員對其見證處理。
施工過程中的建材檢測主要包括土工、樁基承載力、鋼筋連接性能、混凝土性能、砂漿性能、錨栓拉拔等。如果對這些材料未經檢測就直接使用,將嚴重影響力學性能,造成不必要的質量安全事故。
為了提高檢測管理質量和檢測信息的準確性,就需要及時、準確的傳達相關檢測信息。通過建立完善的檢測信息平臺,積極發揮監督管理的作用和價值。雖然有些城市已經完成檢測信息平臺系統,但由于諸多原因例如檢測信息不完整或不準確,數據上傳不及時等,使得本系統未能落實到位。所以只有相關部門建立完善的檢測信息平臺,及時、準確的傳輸檢測信息,才能促進建材檢測質量水平的提升,降低質量安全事故。
施工作業和檢測現場是兩個相互獨立的部門,施工作業主要負責施工,是采集檢測樣本的地方;而檢測機構主要負責產品檢測,是進行檢測試驗的地方。檢測現場所檢測的樣本并不代表施工現場的實際和整體情況,兩部門之間并沒有連接。為了保證樣品檢測的真實性和全面性,施工作業和檢測現場需緊密配合,既要對貨源負責,還要對現場的工程質量負責。通過兩部門的互動,可以對兩處的建材質量進行把關。
明確劃分建材供應商、施工單位以及檢測部門所負責的部分,具體明確質量問題的責任制度。施工單位要做好詳細的登記制度,確保出現不合格產品時要第一時間將產品退還給供應商,保證不合格品的順利清場,避免再次使用于工程中。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合格的建筑材料是保證工程質量的最基本要素。
確保工程質量最有效的辦法是做好工程檢查的管理工作和制度宣傳,將檢查的結果錄入誠信檔案和檢測信息平臺中,做到真正的透明化。對有違反相關規定和腐敗行為的人員進行嚴肅處理,盡量避免其他不良影響及其后果,保證整個工作的穩定運作。
諸多建材生產廠家在利益的驅使下,在相關生產手續并未齊全的情況下違規生產產品,并流向施工現場,卻不能保證其產品質量能否達到生產要求。面對此類三無廠家,必須加強對證件的定期檢查和預判并建立檔案,同時需要國家監管部門加大排查力度,嚴格查辦證件不齊和誠信失真的廠家。另外,施工單位在尋找供貨商時,除了要考慮價格因素外,最重要的是找到真正有資質且證件齊全的生產廠家,才能確保產品的質量。
原材料的好壞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為了減少生產成本,現階段很多企業往往忽略了對原材料的檢測。為了確保工程建設中使用真正合格的建筑材料,無后顧之憂,國家需要出臺明確的法律法規以及國家標準,強制性要求檢測部門檢測施工材料,同時不定期抽查檢測部門的監測工作,尤其是要加強對半成型結構產品的檢測力度。
在現場施工過程中,很多現場不能嚴格按照標準流程進行施工,使得工程質量下降。因此,發包方可在施工現場安裝監控,實時了解現場施工情況,監督現場施工者的行為是否符合規范,及時指出并且制止違規操作現象,才能有效確保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