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冒維梅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倡導幼兒園應與家長通力合作,為幼兒的幸福成長構建良好的條件。幼兒園應與家長取得共識,實現幼兒教育目標上的認同,方法上的一致,步調上的協調,讓幼兒在家園共育中幸福地成長。
真誠溝通強調的是教師與家長間的交流,讓彼此間的情感、育兒觀點等真正進入對方的內心深處,以達到彼此間的理解與接納,從而構建起一種和諧、融洽、友好的關系。家園共育要想實現教育效率的最大化,形成強大的教育能量,關鍵在于教師與幼兒家長彼此之間溝通的程度,取決于教師是否尊重、信任家長。教師應始終保持一種誠懇、熱情與執著的態度,以誠意對待家長。比如,當下盛行的QQ群、微信群能快速、有效、便捷地進行家園溝通,能讓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溝通更順暢、更及時、更方便,實現家園共育效能的最大化。
家長是重要的教育力量,是幼兒園寶貴的教育資源,是教師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最佳合作伙伴。教師應通過有效的方式、方法、策略去激發家長參與教育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共享家長資源。教師可以邀請家長到幼兒園參觀,讓家長走進幼兒園,走進課堂,可以引導并鼓勵家長扮演教師的角色,教師扮演家長的角色,進行角色互換,對幼兒進行某種主題的教育。需強調的是,教師讓家長以特有的角色參與對幼兒的教育時,教師應給家長有效的指導、提示等,以讓家長理解對幼兒進行教育的目的、準備、過程等,以引導家長轉變角色,運用現代化的先進的科學的有效的育兒理念、育兒策略,以實現家園的有效互動。比如,幼兒園在對幼兒進行以“車”為主題的教育活動中,教師就可以鼓勵家長與幼兒一起去探究車,一起去收集車的圖片、車的視頻。必要時,可以讓家長與幼兒共同去研究車的結構、功能等,還可以邀請在加油站工作的家長到幼兒園擔任教師的角色,為幼兒演示汽車加油的方法、步驟及其注意事項等。這樣的以“車”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激活幼兒創造、創新的潛能,培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放飛了幼兒的想象,激活了幼兒的思維,讓幼兒體驗到了成長的幸福。
1.咨詢型。即幼兒園可以邀請幼兒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教授等到幼兒園做講座,講解科學的育人經驗,并解答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困惑等。當然,幼兒園召開這種類型的家長會之前應提前將相關信息告知家長,讓家長做足功課,有備而來,讓家長帶著相關問題來求教,實現這種咨詢型家長會教育目的最大化。
2.交流型。每次家長會上可以讓家長圍繞一定的主題展開交流、探討,鼓勵家長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需強調的是幼兒園為了讓交流的話題更貼近家長的需要,激發家長們探究、討論的興趣與熱情,可事先向家長們征集話題,教師再從征集的話題中篩選有價值有意義的若干話題?;顒忧翱蓪⒃掝}在幼兒園班級微信群或QQ群內發布,讓家長做出相應的準備,以便交流更有針對性和科學性。
3.展示型。這種展示型的家長會可以是多元化的,比如,讓家長與幼兒進行親子朗讀,做親子游戲,表演親子劇,展示親子手工制作等,讓每個幼兒皆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讓家長們看到自己孩子與其他孩子成功之處,看到其成長的足跡,從而讓家長們探究到一些成功的育兒經驗、育兒理念等。
4.辨析型。這樣的家長會上,可以讓教師、家長與幼兒間圍繞一些有針對性、共性或個性方面的問題開展爭論、辨別與分析。當然,在這種類型的家長會召開前,教師可邀請幾位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經驗且文化層次比較高的家長擔任特邀嘉賓,讓教師與嘉賓分別進行有關話題的交流。比如,以如何讓孩子學會理財,正確認識對孩子的理財教育,教孩子如何學會理財等。
教師大膽創新家長會的形式,讓教師、家長、幼兒間構建一種平等、和諧、民主、融洽的關系,增強了家長的主人翁意識與參與熱情。
總之,教師應以新的幼兒教育教學理念為指導,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家園共育方式、方法、策略,以實現教育效率的最大化,讓幼兒在家園共育中幸福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