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永恒
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其實就是受到外力原因導致的急性腦血管疾病,伴隨著內部出血,同時表現為頭痛、惡心以及嘔吐等等,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此病發病時大多由意外情況引起,因此病情較急,無論是出血量還是致死、致殘率都極高,如果沒有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患者將會有生命危險。相信你已經知道了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嚴重性,但是你了解采用持續腰大池腦脊液引流治療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效果嗎?如果你好奇的話,就請接著看吧。
對于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來說,必須要找到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才能夠盡可能地延長患者的壽命,提高生活質量。我們發現,持續腰大池腦脊液引流治療的療效顯著。下文中的研究就明確了采用該種方法治療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優勢、效果、并發癥發生率等情況。采取對照試驗的方法,對照組與試驗組患者數量一致,男女比例基本一致,平均年齡相差較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與試驗組患者均采用脫水、降低顱內壓、止血等常規治療法,對照組患者采取反復腰穿手術法放出腦脊液,在創傷后的第二天操作腰椎穿刺過程,每日釋放一次腦脊液,持續四五次即可。觀察組患者采用持續腰大池引流術進行治療,同樣于創傷后的第二天操作腰椎穿刺過程,當穿刺針頭指向尾部時,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腦脊液流出,此時在穿刺針孔內4.5厘米左右深度處放置引流管,用膠帶固定引流管,調節引流袋,每天都需要對腦脊液壓力進行測定,至少一次,每天更換一次引流瓶和輸液瓶,嚴格預防術后感染問題的發生,保證所有治療操作在無菌環境下進行,并取出一部分引流液進行檢驗。對兩組患者的術后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對比癥狀改善情況,例如癥狀消失時間、壓力恢復時間、并發癥發病率等等。
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手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主要受到患者出血量的影響,同時與出血部位及血液停留時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對于患者來說,術后恢復的速度對日常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找到盡快消除患者腦脊液中積血的方法,減少腦積水的發生概率。通過試驗,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采用持續腰大池腦脊液引流治療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有著以下五個方面的優勢:第一,手術創面較小,方便操作,手術過程一次性完成,減少多次腰椎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并節約手術時間、降低治療費用;第二,大大降低了可能因腰椎穿刺造成患者顱內感染情況出現的概率;第三,方便進行患者腦脊液標本的送檢;第四,有著多于傳統治療法的引流量,使清除患者蛛網膜下腔積血的時間減少,在最短的時間內清除患者顱內有害物質,進而促進患者腦功能快速恢復,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第五,有利于降低患者顱內壓,保持患者的正常腦血流灌注。
引流的安全性是整個治療過程中的重中之重,為了保證引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引流過程中應當注重以下幾點:首先,需要嚴格控制患者腦脊液的引流速度,避免出現過度引流的情況,進而防止加重患者病情或造成嚴重并發癥現象出現,一般情況下,引流的速度保持在每分鐘一滴至三滴左右,如果出現了顱內壓過高的情況要及時檢測顱內壓變化。其次,固定引流管,加強護理,避免因病人牽拉造成引流管的脫落,如果引流管已經脫落,需要及時更換并重置,原來的穿刺點應縫合處理。再次,如果出現引流不通暢的情況,應當及時尋找原因,較為常見的引流不通是由于血塊的堵塞造成的,明確堵塞原因之后做出相應處理,使腰大池引流管得以疏通。再次,每天至少檢查兩次患處穿刺點的敷料,如果發現敷料滲漏的情況,要及時更換敷料,并消毒穿刺點及附近皮膚,再縫合包扎,如果情況嚴重時可以采取更換穿刺部位的方法。最后,預防出現感染情況,一般來說,穿刺引流的感染率并不高,如果出現感染情況,應立即進行抗感染治療,加強護理。
臨床觀察結果顯示,利用持續腰大池引流法治療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具有諸多優勢,包括操作簡單、容易應用、減輕患者病情、避免并發癥發生、縮短患者實際住院時間以及充分引流等等,療效遠強于其他治療方法。雖然我們的醫學水平越來越發達,對待各種疾病都有著對應的有效治療方法,但是俗話說得好,是藥三分毒,想要高質量的生活,我們就需要從日常點滴開始,盡量預防各類疾病的出現,保護自己的身體,避免意外發生,熱愛運動,合理飲食,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當真的發生了意外時,不要害怕,選擇更加合適的治療方法,也會減少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未來正常生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