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曉寒 丁偉
教學策略是教學的靈魂所在,對于構建高效課堂是至關重要的。作為高中美術教師,可站在課前、課中以及課后三個不同的角度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
無論是什么學科,在開始正式的教學活動之前,教師都需要進行備課,學生也同樣需要做課前準備,師生課前的準備質量直接決定著課堂的質量和效果。教師在正式開始授課之前需要整理每節課堂的重難點知識,為課堂節奏的把握提供依據,保證課堂任務的順利完成。除此之外,準備環節除了需要梳理教材上的內容還需要準備充足的學習用具。對于學生來說,課堂準備的質量直接決定著課堂學習的效率。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就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比如,在學習素描時,教師先要求學生搜尋一幅自己喜歡的素描作品,并在課堂上講述自己喜歡這個作品的原因,需要具體到體積、形狀等方面。教師也可以這樣為學生布置作業,比如對某位著名素描畫家的作品進行搜尋,促進學生快速感知作品的美感,提升學生進行美術創作靈感,將好的創作方法和技巧應用于自己的作品創作中。
興趣是提升教學效率的根本前提,而興趣也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指引作用,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得以有效集中。在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時,教師可以告知學生學習美術不僅有助于考取大學,還能培養自身的審美能力。同時,教師需要借助美術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提升學生對美術課程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站在鼓勵與贊揚的角度上對學生進行夸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學生的學習信心被建立起來,對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積極性的調動有益。相對而言,對學生進行肯定比對學生進行引導所起到的效果更加直接。作為教師,有必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進行問題思考,用心感受學生內心的需求。比如教師可以主動組織開展一些素描比賽等促使學生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所在。與此同時,教師需要開展示范性教學以及直觀性的教學。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比較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能夠用心去感受美術作品的魅力,教師在現場進行示范式教學,讓學生理解作品的畫作過程,這樣的教學往往是直接有效的。
在教學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開展以及銜接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都至關重要,教師需要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唯有將知識講述的難度不斷深入,才能促使學生從內心里接受這些知識。
在開展美術教學時,教師需要借助恰當的手段對學生深入理解課堂內容進行引導,讓學生積極融入教學情境當中,這是實現高效教學的基礎性環節。教師可以以某個問題、某幅畫作或者細節問題為入手點,指引學生主動向優秀的畫家大師學習如何創作出更加優質的作品,為學生講述某幅作品所具有的獨到之處,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作品中所使用的繪畫方法以及技巧性。教師在完成繪畫方法以及技巧方面的講解后,需要主動為學生講解如何將這些創作的技巧應用在實際的作品繪制當中,提升學生對繪畫技巧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教師需要注意課堂的練習環節也是極其關鍵的步驟。課堂練習的開展能夠為學生提供討論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平臺,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當課堂的教學結束后,課后作業的質量能夠為教師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提供參考,比如促使學生思考創作作品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什么?借助這些問題,促使學生不斷反思自己,這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綜上所述,為了有效提升高中美術課堂的效率,教師與學生需要進行配合,師生需要共同付諸努力。在進行高中美術教學時,教師對學生的引導需要貫穿于整個課堂過程中,學生在課堂真正開始之前也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提前對課堂學習的知識進行了解。教師借助課堂小故事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與此同時,教學的環節需要環環緊扣,逐步深入,促使學生能夠緊跟教師的節奏進行學習。唯有教師與學生實現了高度統一,高效課堂才得以構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