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付慧麗
我是由鄉鎮調入老干部局工作的。從不了解老干部工作到成為一名業務熟練、深受老同志喜愛的老干部工作者,回首這些年的工作經歷,有汗水也有淚水,有喜悅也有收獲,伴隨我逐漸成長。
記得我剛從基層鄉鎮調入縣委老干部局時,由于擔心我是新手,對工作不熟悉,所以總有部分老干部對我不信任,我給他們解釋問題時,他們總是帶著不信任的態度看我,有時還沖我發脾氣。記得當時房管局有個叫晏新廷的老干部來局里咨詢政策,我熱情接待了他,讓他坐下,向他介紹有關政策??墒俏以捯粑绰洌蛯ξ野l脾氣說:你才來了幾天,你知道啥?一句話噎得我差點沒哭出來。過后,局里一位老領導安慰我說:小付,別灰心,老干部工作政策性很強,你接觸這項工作時間短,老同志不信任你很正常。你只要下決心認真學習政策,熱情對待工作,他們會理解你的。
聽了老領導的話,我下定決心,要讓自己變成一個“值得老同志信任的人”。我開始下功夫學習老干部政策業務相關知識,對涉及老干部待遇的各項政策很快了如指掌,再遇到老同志咨詢問題,應答起來從容自如了。為了彌補之前的不足,我多次去晏新廷等老干部家中走訪慰問,了解他們的困難和問題,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漸漸地,包括晏新廷在內,大家都對我的工作表示滿意,有時還主動跟我交流老干部的思想動態,幫助我們解決老干部的思想問題。這一切,極大地激發了我的工作熱情。
2008年初,有企業老干部上訪反映他們的一部分工資外補貼由于單位效益差,落實不到位。領導安排我和另外一名同志負責調查核實。我二話沒說,立即和同事騎上自行車,跑遍全縣20多個企事業單位,仔細查閱相關單位的補貼發放記錄,逐一了解核實,確認了停破產企業、困難企業、差額事業單位拖欠老干部2005年前的公用經費、統籌外補貼等各項費用共計97980.7元的實情,并寫了調查報告。局領導根據我們的調查報告,及時向縣常委會作了匯報,縣常委會通過研究作出由縣財政解決老同志補貼發放的決定,受到老干部一致稱贊。
做老干部工作,接觸的都是和自己父母年齡相仿的老人,對于他們的生活訴求,我在工作中一直堅持“三到”服務:即“心到”:就是及時了解老干部的思想、生活狀況,掌握老干部平時想什么、生活中需什么、要求解決什么;“手到”就是實行上門服務、送款物到家,實行零距離服務,確保老干部滿意。“情到”就是做溝通老干部感情的橋梁和紐帶。許多老干部是“空巢家庭”,有的老伴過世,有的兒女不在身邊,這就要求我們要像對待自己親人一樣對待老干部。服務工作是老干部工作的核心,多年來我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帶著勤奮和智慧做老干部服務工作。工作中不斷摸索管理服務的新辦法,擴大服務領域,改進服務方式,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滿腔熱情地為老干部服務,并堅持服務到家庭、服務到醫院、服務到床頭,尤其對體弱多病、喪偶年邁和子女不在身邊的老干部,搞好特殊服務、個性服務、隨時服務,做到老干部工作無小事,小事當作大事辦;小事不怕多,多了不怕煩;大事不怕有,有了不怕難。讓老同志遇事放心,生活安心。2008年“5·12”地震期間,水利局80多歲高齡的離休干部徐福順意外摔傷,腿腳不能行走,加之子女不在身邊,我多次到他家中看望、安慰徐老,并教給他們一些防震基本常識,令徐老和老伴非常感動。
醫院和殯儀館是大部分人都不愿去的地方,但是,作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送老同志最后一程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深知,妥善處理好老干部的喪事是一項撫慰家人、倡導人文關懷的善舉。因此,這些年來,無論是雙休日還是工作日,只要接到老干部病故的消息,我都會和相關工作人員及時趕到現場,在慰問家屬的同時,主動與老干部原單位聯系,協助處理善后事宜,解除家屬顧慮,并督促有關單位把老干部逝世以后的喪葬、撫恤、工資、遺屬生活困難補助等各項費用按政策協調到位,力所能及地幫助逝世老干部家庭解決一些實際困難,老干部家屬為此非常感激。
這么多年里,我已記不清去過多少次醫院、探望過多少回生病的老干部、為老人跑過多少趟路、自己吃過多少次苦了。大到生老病死,小到送份報紙雜志,節假日送慰問金及禮品,我總是不厭其煩,反而覺得這是老同志對我的莫大信任。平日不管上下班,還是白天黑夜,只要老同志有需要我都隨叫隨到。我熟悉每位老同志住址、家庭情況、愛好專長、身體狀況,對每個老干部健康狀況了如指掌,被同事們稱為老干系統的“活字典”。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分別在2007年度、2010年度被評為優秀公務員,2012年還被漢中市老干部局評為全市先進老干部工作者。多年的付出讓我很欣慰,但是,和這些當年浴血奮戰、艱苦創業的老干部相比,我的付出實在是有些微薄。職責使然,唯有加倍努力,才能不辜負他們的期待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