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欣

近年來,澄城縣委老干部局結合老干部工作新變化,不斷推進精細化管理、親情式服務,努力為離退休干部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全力凝聚傳播老干部正能量,使全縣老干部工作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2017年12月,澄城縣委成立澄城縣離退休干部工作委員會(簡稱澄城縣離退休黨工委),建立縣級領導干部聯系老干部制度,堅持每月召開閱文會,參加縣委、縣政府召開的重要會議,聽取全年縣委、政府工作報告,組織老干部視察市縣重點項目和鄉鎮農業發展現狀,讓老干部親身感受經濟發展的脈搏;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層黨支部工作經費標準,每年為所有老干部征訂《金秋》《離退休干部參考》,為各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征訂《黨建研究》《當代陜西》《中國老年報》《陜西老年報》等黨報黨刊,落實公用經費、特需經費,每年“七一”走訪慰問老黨員和困難黨員,表彰優秀離退休干部黨員,堅持春節全覆蓋逐人慰問,把每一項政治待遇都落到實處,讓老干部在政治上有了獲得感;細化《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條例》《特殊困難干部幫扶機制》《走訪慰問》《住院看望》《喪事辦理》《醫藥費報銷》等制度,形成常態化、制度化的工作機制。及早化解醫藥費報銷中的問題,給老干部做好解釋工作。將完全不能自理的離休干部護理費政策適用于90歲以上老干部,獲得全體離休干部點贊。2016、2017兩年共爭取離退休干部特殊困難幫扶資金6萬余元,解決了20余名老干部的實際困難,認真做好信訪工作,妥善解決好老干部各類訴求問題,提升老干部生活幸福指數。
開展離退休干部摸底建檔工作,建立居住地點、聯系電話、子女情況、現實需求等基本情況工作臺賬,分類別建立老干部基本信息臺賬、患病老干部臺賬、喪偶老干部臺賬、獨居老干部臺賬,逐人建立體質健康檔案,形成一套資料詳細、完備的老干部服務信息庫,為有針對性的開展管理服務工作奠定良好基礎。通過家中探望或電話聯系,及時了解掌握老干部的情況變化和服務需求,每年編印并及時更新內含各類臺賬、各類聯系制度、常用服務電話等內容的《老干部服務工作手冊》,為精準服務創造良好條件;建好用好學習活動服務平臺。投資300萬元修繕老干部活動中心,投資20萬元加蓋老年大學教室2間,奠定了兩個陣地“同處一地址、位居城中心”的格局。
由雷東才、王進升等6人組成“老干部解憂隊”,建立老干部解憂室,每周二下午進行心理診治,幫助老年人解決困惑,并聘請法律顧問為老干部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成立至今共解決困難、問題49件(次);提供個性化服務。建立縣、鎮、村三級服務管理系統,根據老干部個性需求分層分類提供服務。對于身體好的注重提供學習、文體活動等服務;對于行動不便的主動上門給予生活照顧;對于喪偶與長期臥床的加強精神慰藉;對于長期住院和患癌癥的重點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堅持開展夏季送清涼、冬季送溫暖、節日送祝福“三送”活動,通過上門走訪、結對幫扶,及時解決老干部困難問題,節前送慰問金、慰問品等多元化親情式服務,讓老干部充分感受到黨和組織的溫暖。
用心用情,用智用力,實現了服務管理的精細化。堅持“五個一、五必到”,把服務管理落實落細。在機關接待上堅持做到“五個一”,即一張笑臉相迎、一把椅子請坐、一杯熱茶暖心、一片誠意解難、一句好話送行,讓老干部時刻感到家的溫暖。堅持每月開展兩次“一進兩看三查”活動,即進老干部家中,看老干部精神面貌、健康狀態,檢查子女照顧老干部的態度、老干部的住宿情況以及老干部的用餐情況,全面掌握每一位老干部的生活狀況,做到“五必到”,即老干部患病必到,老干部病故必到,老干部再婚必到,老干部生日必到,老干部遇到意外和困難時必到。最大限度做到點對點、面對面服務;推廣“轉轉會”,配備“聯絡員”,提升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水平。推廣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先進老干部黨支部”的韋莊鎮老干部黨支部“轉轉會”活動模式,把老干部支部會議從固定點搬到行動不便的老干部家中輪流開會。每月集中時間組織身體狀況好的黨員到身體多病、行動有困難的黨員家中學習討論,征求意見,使行動不便的老干部也能過上組織生活。選派在職黨員任老干部支部黨建聯絡員,解決了老干部年齡大、身體弱,組織活動力不從心的問題。利用清明節組織局機關干部和老干部到烈士陵園掃墓,組織老干部到革命老區學習考察,開展“七一”建黨、“十一”建國、抗戰勝利70周年等黨建活動,不斷激發老干部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紅色情懷;關注老干部身體變化,細致入微提供服務。堅持每年為老干部進行健康體檢,聘請醫院專家進行“一對一”診治。針對體檢中查出的疾病,科學指導老干部進行預防、保健及日常調理。開通老干部看病住院綠色通道,舉辦健康知識講座,協調縣醫院增設老干部醫療服務隊,定期為老干部開展專業診治活動,組織老干部外出考察配備專業醫療服務人員,努力為老干部建立全過程、常態化、專業化的醫療服務體系;宣傳典型標桿,引導離退休干部充分釋放正能量。制作優秀黨員雷東才、張忙趁、韋根元電教宣傳片,其中宣傳雷東才的電教片《赤膽鑄忠誠》榮獲渭南市第五屆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活動一等獎。在《陜西日報》宣傳退休后擔任安里鎮郊城堡村支部書記幫助貧困戶實現戶均年分紅3000元的老干部白金倉的先進典型事跡,在全縣老干部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領帶動作用。組織老干部助力脫貧攻堅,為王莊鎮捐款14000元,建立扶貧示范蘋果園100畝,先后組建老干部十九大報告宣講團、王超北革命事跡宣講團、政策法規宣講團、紅色基因傳承隊、科技扶貧隊等,走村進巷巡回演講。
澄城在離退休干部精細化服務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出現了建立老干部解憂室、設立離退休黨支部黨建聯絡員、制作優秀共產黨員宣傳片等特色亮點,但也存在離退休干部隊伍結構發生變化,服務和管理難度加大;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和黨組織建設需進一步加強;離退休干部的正能量發揮的還不夠;服務老干部平臺的軟件有待提升;個別部門對老干部服務管理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等問題。為此,必須加強組織建設,延伸基層老干部服務管理。落實鎮(辦)和部門、單位服務和管理離退休干部的主體責任,構建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全方位的老干部服務管理網絡。同時,要在個別沒有建立老干部黨支部的鎮(辦)、部門建立老干部黨支部,使老干部在組織上有歸屬感。加強居住在鎮(辦)、社區的離退休干部工作及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實現老干部服務管理工作的全覆蓋;升級細化舉措,按照年齡、職業、收入、家庭以及身體狀況等因素對老干部進行分類,構建組織、人社、老干、財政、民政“五位一體”的服務工作機制,整合各類資源,形成醫院、敬老院、福利院和日間照料中心“四個結合”工作覆蓋,變集中節日看望為平時登門走訪,變少數領導包聯為經常性的干部聯系,變集中征求意見為主動上門發現問題,讓老干部的生活更加安心舒心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