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寶
(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區膳房堡小學,河北 張家口 076261)
經過課堂教學實踐,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以它獨特的優勢徹底改變了傳統不變的“灌輸式”農村教學模式,真正為農村尤其是我們山區小學的教育注入了活力。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呢?筆者結合自己在位于山區的膳房堡小學從事多年小學語文教學所積累的經驗,就多媒體技術的利用策略談幾點粗淺體會。
多媒體技術帶給我們農村小學的教學意想不到的方便和快捷,不過我們也需要冷靜的對待輔助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一是應該如何減少教師對于多媒體課件的過度依賴;二是如何才能在網絡環境教學當中真正發揮大部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讓他們成為形式上的“參與者”,實質上的“旁觀者”等等。因此,應用多媒體開展課堂教學,必須合理適時。例如講授《黃山奇石》一課,這篇課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寫,又有具體形象的描寫,作者形象生動語言文字極具感染力地把祖國的黃山奇石描寫得活靈活現。但對于我們地處張家口北部山區的小學生來講,能夠去過黃山的可謂少之又少,孩子們自然缺少對黃山的直接感觸,如果只是讓孩子們通過閱讀課文,就要求他們去理解黃山的奇美特色顯然是不夠的。于是,我就上網搜集了一些有關黃山的視頻資料和文本內容,將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相結合制作成教學網頁來再現黃山的美景。課堂上,學生們通過大屏幕反復的觀看黃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在這種身臨其境的狀態下,他們的視覺、聽覺受到強烈的沖擊,再加上其他圖片和文字的介紹,加深了對黃山的認識。接下來我又提出問題讓大家討論:“你們喜歡黃山嗎?我們剛剛看到的、聽到的課文都寫得很具體,現在請同學們重新走進課文,在語言文字中和黃山再次親密接觸,感受黃山的奇美秀麗,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到此,本課的教學目的也就基本達到了。
實施高效教學就需要解決好“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兩個常規問題。在傳統的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通常應用語言敘述、掛圖展示、動手操作、板書解析、講練結合等多種方式解決。如果我們合理地將現代教育技術與語文教學進行有機的融合,便會使過去靠老師口如懸河地解說,手舞足蹈地比劃,表格掛圖加粉筆末飛舞的機械呈現等手段立刻相形見絀。例如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山區學生對課文所描繪的圓明園這一“園林瑰寶”、“建筑精華”根本無從體會,然而這兩點卻對突出全文中心起著重要作用。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我通過多媒體課件重現圓明園當年的綺麗景觀。首先通過出示電子版圓明園全景平面圖,讓學生觀察圓明園三園的大概方位及周圍小園的分布;然后結合對“眾星捧月”詞語的理解,在遠觀圖中分辨哪是“月”哪是“金碧輝煌”的殿堂、“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買賣街、山鄉村野等景物進行了全方位展示,到此被稱為“一切園林藝術的典范”的圓明園在學生心中有了大致的輪廓。課后,我又為同學們播放了電影《火燒圓明園》片段,讓學生體會如此輝煌壯麗的“萬園之園”成為灰燼的悲痛和恥辱,使學生的內心受到震撼,并由此展開討論:要不要重建圓明園?并說說自己的主張和理由,以此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進一步引導農村學生也能夠開始關心現實生活中的話題。
語文的外延是生活,我們在指導學生習作時應該注重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系。一般說來,由于農村學生對生活的體驗不夠,如果依靠老師的一張嘴,往往是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卻無從下筆,寫出來的文章干巴無味。而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則可以激發學生興趣,縮短農村學生認識和客觀事物間的距離,在學生心中喚起強烈的真情實感,增強作文學習的效果。此外,我們還有最簡單實用的方法是通過投影儀將學生的習作投在大屏幕上,讓大家一起來瀏覽,修改,不僅真實直觀,還有利于擴大學生交流的范圍,使改作文不再成為教師的專權,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將作文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還到學生的手上,讓其自由地進入運用的廣闊天地,找到自身寫作能力的差距,從而體驗到成功與進步的喜悅,獲得增強語感能力、養成積累習慣,為學生語文能力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現在山區孩子也是如此,借助多媒體的網絡技術他們很快沉迷于電腦游戲中,使得家長無奈有茫然,這就需要家長和我們教師的爭取引導,努力使弊端轉變為優勢所在。我們知道廣泛閱讀是養成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前提,而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旦養成,便會成為個人的寶貴財富,終身受用。如執教《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能走進小興安嶺,了解小興安嶺,教學之前,我教會學生收集資料的方法,讓學生從電腦“網頁”上收集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和圖片,并在課堂上充分利用了這些圖片和資料,學生被小興安嶺美麗的風景和豐富物產深深地吸引住了。此時我又趁熱打鐵,提供了小興安嶺的旅游資源網站,學生在旅游網中自由選擇,閱讀了小興安嶺的傳說,小興安嶺的概況,并欣賞了小興安嶺的風光圖片。這些豐富的閱讀內容促進了學生的閱讀習慣的養成。可見,在課堂上利用網絡廣泛閱讀,自由地汲取知識。不僅逐漸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逐步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
綜上所述,提高多媒體的使用力度,歸根結底就是如何把握好一個“度”的問題,這需要我們教師首先從思想上切實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一切以山區學生的需要為根本出發點,讓技術為人服務,而不是讓人被技術牽著鼻子走。此外還需要在語文教學的具體過程中,從情境設置、突破重難點、學練結合、拓展延伸等環節上尋找兩者的最佳整合點,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實現教學最優化,最終讓山區的孩子感覺到“其實山區小學教學也是很有趣、很輕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