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英
(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安哈鎮螺吉山學校,四川 西昌 615023)
引言:素質教育教學理念下,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關鍵。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積極的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過程當中,為了達到最佳的培養效果,需要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因此這也就需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依然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被動的去接受知識,必然會影響到知識的積累以及語文素養的形成[1]。在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當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將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并通過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促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獲得更佳的情感體驗,同時也為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為老師,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名學生,尤其是在滲透語文素養的時候,要密切留意每一名學生的接受狀況以及反饋,不能將目光局限于個別學生,要充分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來采取合適的語文素養提升方法,確保學習方法的科學性有效性,以便于實現對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有效提升。
小學語文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在日常交流與生活當中,處處體現著語文的身影。例如:彼此間在進行交流的過程當中,需要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在閱讀的過程當中,需要具備良好的獲取信息的能力,這些均是語文素養的重要體現。因此為了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提高其語文素養至關重要。作為老師,我們要引導學生善于將學習內容和實際生活相結合,進而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及語文素養。舉個例子來說,在學習《荷花》這一篇文章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親身經歷來描述生活當中所見到的荷花,學生通過構思與描述,能夠鍛煉自身的表達能力。不僅如此,還可以布置相應的課下作業,讓學生觀察家庭當中或者公園中的植物與動物,并在下節課堂上進行描述,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得學生產生更強的生活認知,促進自身的語文素養的提升。
眾所周知,學習并不是一成而就的,這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學生通過一點一滴的學習,日積月累才能夠對所學內容產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與認知,并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作為老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要善于引導學生積累優美的字詞段落,為接下來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避免出現“詞窮”的現象。不僅如此,還要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使得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當中,并在實踐的過程當中實現對知識的升華,進而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我發現學生在寫作的過程當中,其寫作內容往往非常的空洞,缺乏靈魂,寫作模式缺乏新意,這對于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提升是極為不利的。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作為老師我們在日常教學當中就要善于引導學生積累名人名言以及優美字詞段落,并將其合理的應用于寫作當中,提高寫作水平。舉個例子來說,在學習成語故事水滴石穿、胸有成竹的時候,在學生對成語形成一定了解之后,就可以讓學生講述不同的成語故事背后的故事,在彼此的分享當中加深印象,進而將其更好的應用于接下來的交流與寫作當中,促進學習效果的提升[2]。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為了避免教學單調乏味,我們要積極的做好對教學內容的拓展工作,對課內和課外內容進行有機融合,使得課堂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激發出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的感受到語文文化的博大精深?;诖?,為了實現課內和課外教學的更好融合,必須要積極創新語文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內外學習環境。在這一過程當中,可以通過開展組織活動來落實教學內容。舉個例子來說,在學習《草船借箭》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朗讀,進而達到更佳的學習效果。在完成本節學習內容后,還可以讓學生在課下閱讀《三國演義》,形成相應的理解之后融入自己的想象來在進行故事表演,例如可以表演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舌戰群儒等內容,這不僅活躍了課堂學習氛圍,而且還實現了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學生參與到其中,充分的感受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不僅提升了自身的語文學習水平,而且還促進了自身語文素養的提升[3]。
結語:綜上所述,當前隨著素質教育教學理念的實施,對于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教師,我們要充分重視起對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培養,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并通過采取上述幾個方面的對策,實現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創新,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潛移默化當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實現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