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文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安縣左衛鎮三里臺小學,河北 張家口 076181)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強調學生要在真實情境的驅使下,在探究完成任務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在自主和協作的環境中,在討論和會話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活動,從而促使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培養了動手實踐能力,同時提高了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下面,筆者結合自己在懷安縣左衛鎮三里臺小學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多年所積累的經驗,就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談幾點認識。
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目的,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對當節課所要講解的知識有個初步的理解,為課堂上的自主探究奠定基礎,學生學習起來才會得心應手。例如在教學《扇形面積的計算》這個知識點的時候,筆者在課前這樣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做一把紙扇子,需要多大面積的紙張?你能用幾種方法?因為有了課前預習任務的設置,在課堂上教師只需層層引導學生,就能推算出扇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里我們需要明確的是設置的預習任務應該盡可能貼近日常生活,將課堂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為自主探究打好基礎。例如,在教學《利息與利率》時,為了更好地吸引學生關注教學內容,筆者結合現實生活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王銘家現有存款100000 元,想把這100000 元存到銀行中,準備定期10 年。目前的銀行利息為3.85%,請問存款到期之日,小明會收到多少錢?這類結合實際生活的題目易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促使教學取得較好效果。
實施教學前讓學生首先得知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其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領課堂教學的重要動因,使得師生之間進行知識和情感傳遞的重要載體。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力求發揮出“任務”的重要作用,進而將知識、情感與之結合起來。當然,教師在創設任務教學情境的過程中不僅要重點考慮教學的效果,還要立于新課標的角度進行分析與思考,充分了解和掌握教學要求,將教學內容和任務驅動式教學法進行緊密結合,使學生真正能夠在任務的情境之中自主學習與探究。例如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時,筆者首先通過講述、多媒體播放及實物演示的方式設定了一個情境:小明買了一個正方形的手帕,這個手帕的邊長是3 分米。接著,給學生設定一個“任務”:要想把手帕的四邊用花邊裝飾起來,需要多長的花邊?最后,引導學生幫助小明完成這個任務,從而實現教學目標。任務的提出要找準切入點,從這一切入點出發,把學生的思維步步引向深入。再如教學《加法交換律》時,教師可以通過一個生活化的具體情境引出諸如“8+6=6+8”這樣一個等式,并提出任務:“觀察這一等式,你有什么發現?”學生認真觀察后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交換8 和6 的位置,和不變”,“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雖然觀察活動也是一種探究性活動,但如果僅滿足于學生得出的結論,探究活動就沒有真正深入到數學學習的本質。所以,當學生得出觀察結論后,教師不要立即肯定,而是進一步提出新的任務引導學生深入探究:“請比較一下這兩個結論,有什么不同?你覺得哪一個結論更科學?”作這樣的比較探究,其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從個別結論中提煉出一般結論,驗證結論的正確性。顯然,這事實上又給學生提供了進行自主探究的重要機會。
不難發現,教學過程中如果我們只重視任務的不斷驅動,而忽視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的有效激發,同樣得不到我們所期盼的教學效果。因此,如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實現“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能否有效進行的重要途徑,而當前迅速普及的現代教育技術及時地為我們送來了“東風”。借助多媒體技術形象、逼真的特點,將其運用到教學中,與學生的實際操作相結合,能幫助學生正確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比如在教學《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時,運用多媒體課件,利用空間圖形分、合、轉、并、移、裁、展等多種形式動畫,使學生身臨其境,同時啟發性提問引導學生展開思維,自我挖掘圖形的內在聯系以及公式推導,將不易表述、不易動手操作的形象展示出來,這樣,不僅使得學生學會了數學知識,同時教師也完成了教學任務。
不難發現,在完成任務情境設置之后,學生進入到任務情境的探索過程之中,開始進行自身的思考與認知過程。在這個階段中,為了盡可能地調動和活躍學生的思維,我們不能急于進行任務的分析與講解,而是要盡可能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與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方面可以引領學生利用已經學習過的內容對問題進行基本的思考,另一方面,通過自身的提升進行未知知識的自主探究與學習,從而發現新的知識,這也正是任務驅動教學的重點。例如在進行《小數點運算》的教學時,教材中有這樣一道題目:有四位小朋友要排隊做游戲,他們的身高分別是0.8 米、1.43 米、95 厘米、1 米32 厘米,請問如何排隊合適?在這個問題之中包含了兩個主要任務:一是對計量單位的統一,二是對同級別單位的數字排列。在進行這一問題的講解過程中,教師不要急于分析問題,而是引導學生去認識這兩個教學要點,使自身的思考軌跡與教師的講解同步。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其突出特征就是把學生的學習活動與任務相結合,它注重方法的指導、情感的體驗和探究能力的培養。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之中,學生不再是簡單的被教學對象和信息接受者,而是教學的主體和任務的完成者,體現出讓小學生在教師所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情境中能夠沉浸其中學習和探究數學知識的創新優勢所在。這樣,小學生既掌握了數學知識的精髓,同時也得到了知識與技能的轉化體驗的技能,從而有效的提高了小學生的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