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姣
(寧夏中衛市永康中學,寧夏 中衛 755000)
創造能力是人們根據一定目的,運用已有的知識,通過思維活動,誠信認識,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創造力是一種高層次的心理品質,其結構主要包括創新精神,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創造性人格三方面。教師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圍繞這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創造力的培養。
創新精神是指人們從事創造性活動的意愿和態度,創新精神決定于人們想不想創造、敢不敢創造的欲望和傾向性,是創造力品質的基礎和動力,沒有創新精神的人很難有創造性的成果,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主要抓好創造性意識和創造動機的培養,教師要抓住化學學科的特點,化學實驗多,化學與生產生活實際聯系多,所以要鼓勵學生去觀察。如演示實驗:二氧化碳通過澄清石灰水現象有澄清到混濁再到澄清。這一過程,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讓學生提出問題,最后,共同討論得出結論。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能力的培養,是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主要任務,實驗過過程中需要學生實際操作,觀察實驗現象,對實驗結果進行總結,分析。因此,試驗能力的培養實際上包含了實際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總結分析能力的培養。不論是演示實驗還是學生實驗必須先預習實驗,了解實驗內容步驟,目的意義及需要觀察的主要現象。實驗要保證方法的科學性,要注意觀察目標、觀察視線、現象等。一般應包括一反應物、生成物的顏色,狀態,氣味等,反應調解三反應中的現象,然后對觀察結果和實驗結果進行多次實驗,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對實驗的總結和分析能力等一定會有不斷提高。
記憶能力是智力活動的倉庫,也是學生學好化學這一記憶為主學科的基礎。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記憶能力的途徑主要由:一是通過感官加深記憶。通過觀察實驗,參觀化工生產過程,觀看科教片等方式,使學生在獲得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加深認識。二是通過理解,類比等方法加深記憶。在學生初步認識基本概念、原理的基礎上,對其中的關節性詞語及它們的內涵和外延進行透徹剖析,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深記憶。對相近或相關的各種物質的性質,各種概念及各種實驗進行類比,歸納,分析出相互的共性與個性加深記憶。以上兩種教學途徑,不僅可教會學生記憶方法還有助于學生記憶能力的提高。
具有關資料介紹,學生所學知識僅占知識總量的百分之20 到百分之30,而其余7%到80%大都來源于自學,自學能力是一個人成才的關鍵因素,自學能力的培養就是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春充分提高學習效率,降低學生學習的勞動強度,對初中生來說,主要表現在閱讀能力核和對已學知識的總結歸納。講授新課前教師要給學生留出新課前的預習提綱,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充分預習,授課時,老師應對學生的預習效果做必要的檢驗,做到老師有底的放失的講,學生有底放失的學。適當情況下,老師還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有益的科普動讀物。
理解能力是學生學習知識,認識事物的必要條件,是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前提和基礎,在學習新知識時,引導學生挖掘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啟發學生把每一個復雜的問題分解成若干小問題,然后進行總結,加快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復習時,學生把形相近,意不同的概念進行例表比較,可加深學生對學習概念的再認識。教學中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多提疑問,老師反復解釋也可加上學生對基本知識的理解。另外,實際觀魔,針對性精選典型習題,老師講解或者學生自做都可以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通過不同教學方法的事實,可使學生形成理解問題的正確思路,同時,學生的理解能力就會得到提高。
思維能力是智力活動的核心,是教育的主要任務。課堂教學中,老師要精講重點,難點,知識點和疑點,便講便引導學生思考,設疑,注意采用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等方式,使知識系統化,從而引導學生思維。實驗教學中不僅要指導學生觀察試驗,重點應啟發學生利用以獲取的知識去思考問題,對感性材料進行綜合分析,在加工,做到透過現象看本質,進而鍛煉學生的綜合概念分析等思維能力。習題教學中利用多提一解,引導學生提高歸納思維能力;典型練習題解錯的糾正能力,培養鑒別思維能力。學生自作題不僅要有步驟,結果。還要寫清解題思路,從而提高學生分析思維能力。
在復習教學中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化總結歸納,精選或精編綜合性習題,并加以精講、巧講,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這些做法無疑會加大幅度提高學生的綜合歸納思維能力,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應局限正向思維,還應注意培養多項逆向思維能力,如多講多練、一體多解、一題多變。一種知識,多種理解思路;一種實驗結果,多種方法都能實現。再找出一些像化合與分解,氧化還原,溶解與析出等對立同一的概念,引導學生分析其中一個概念。同時,從相反的角度來思考分析,自然會得出另一個概念,從而誘導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只要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并加以科學教學、操作,初中生的高分低能現象將徹底改觀。學生在化學知識的學習中能力就會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必將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