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燕南中學,河北 保定 072150)
很多初中生由于剛開始接觸物理學科,加之其對于學生數理邏輯能力的極高的要求,在物理學習中都有一定的畏難情緒,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不高。而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如果能在導入的環節成功地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生學習物理的欲望就可以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保障物理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因此,教師在實際的物理教學中,應充分認識到課堂導入的重要性,并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具體的教學內容,選用適當的課堂導入方法,從而在課堂一開始就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
直觀引入法又叫直接引入法,即開門見山地導入新課的教學。對于有的教學內容,教師不必拐彎抹角,可以直奔主題,以“今天我們要將的內容是??”為整節課的開端。這樣的導入方式可以立即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能使學生很快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學內容最本質、最重要的問題的研究之上。例如,我們在講解“初識家用電器和電路”這一節課時,就可以直接用多媒體來展示生活中的各種家用電器,從而讓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有更加直觀的認識。這樣的課堂導入更加地直截了當,可以促使學生迅速地把精力集中到電路的學習中。
初中物理的教學內容是自成體系的,每一個知識的講解都以前一個知識點為基礎,是環環相扣的。同時學生在上一節課的學習中可能遇到了很多問題,在課下又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這時,我們利用復習上一節課的內容的方法來導入新課,既可以讓學生的問題得以解決又可以使學生對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有更好的理解,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更加完整的物理知識體系。這樣的導入方法是最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也是實際教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課導入方法。例如,我們在講解“氣體的壓強”這一節課時就可以先帶領學生復習壓強的定義和液體壓強的特點,然后向學生說明,氣體和液體具有相同點,即都有流動性,進而引導學生思考氣體內部的壓強有什么特點,與液體的壓強的特點有不同等。這樣不但進一步鞏固了學生對“液體的壓強”這一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而且使學生對“氣體的壓強”和“液體的壓強”之間的異同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從而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何為類比就是以此物作比彼物或以彼物作比此物,類比作為人們認識事物、理解事物之間聯系的一種常用手段,有時也可以在新課的導入上得到意想不到的妙用。當教學內容與生活中的現象類似時,或新課與舊課的內容相近時,我們就可以利用類比導入法來導入新課的教學。這樣的導入方法不但可以比舊出新,使過渡更加自然,而且能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多種知識點。類比導入法可以增強學生遷移和拓展知識的能力,同時也可以使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物理就在我們的身邊,從而極大地調動起學生探究的積極性。例如,我們在講“電流”這一知識點時,為了使學生對電流有更加真切的認識,可以利用形象的水流來類比看不見的電流,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電流的概念,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學科,實驗手段是物理研究的基礎,任何物理結論得出都要經過實驗的檢驗。而且物理實驗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更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我們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可以實驗的方式來導入新課的教學。我們可以根據所要講解的知識點設計一個或幾個相關的物理小實驗,并利用實驗結果來引導學生展開探究和討論,這樣就可以更加自然地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實驗導入法不僅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在開始正式的學習之前對所要學的知識有一個大致的認識。例如,我們在教學“光的直線傳播”這一知識點時,就可以利用投影儀的強光來演示幾個手影游戲,通過千變萬化的手影來對“光的直線傳播”這一知識點進行直觀形象的解釋。這時,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投影儀上那神奇的手影上,探究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再引入正式的理論講解,學生理解起來就會更加容易。
“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這是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的名言。亞里士多德也說過“思維自疑問開始。”學生只有對教學內容產生了疑問才會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才會對物理學科保持持久的興趣。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通過設置疑問來導入課堂教學。實踐證明,疑問、矛盾、問題是思維的啟發劑。教師以適當的問題來開啟課堂教學,可以刺激學生的好奇心,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例如,我們在講解“視力的矯正”這一課時,就可以通過問學生“現在好多同學都戴上了近視眼鏡,為什么近視眼鏡能矯正同學的視力呢”這個與大多數學生的生活有關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