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麗娜
(包頭市青山區幸福南路小學,內蒙古 包頭 014030)
音樂歌曲也是一種語言,它是用來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特殊的藝術手段。試想一下,當我們舒舒服服坐著聽音樂時,不但感到身心特別松弛,而且內心活動也非常豐富。此時,良好的精神狀態在形成,豐富的聯想在奔馳,創造力在活躍。人在這種狀態下學到的知識也會記得特別牢固和持久。有助于渲染氣氛,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游戲是兒童的天性,也是最受學生歡迎的課堂教學活動之一。有效地整合已有知識,為新課教學埋下伏筆。
在小學英語教材中多數教學內容都貼近生活實際,因此,我在教學中經常通過設置生活情境的方式來導入新課,讓學生觸景生情,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新知。例如,在小學五年級教材中有一單元內容是關于購物的對話,運用英語詢問商品價格,句式是:“How much is it?”我在課前準備好要詢問的物品,把教室布置成一個小商店,把桌子當成柜臺,擺上各種物品并標上價格,然后師生共同走進這個購物的場景中進行詢問交流。此節課設置了一個真實的購物場景,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自然流露真情實感,而且新知識也在真實的情境中呈現出來,有利于學生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而今,多媒體被廣泛地運用到教學中,它集聲、光、影、像于一體,以其豐富的形象、鮮明的色彩、可愛的動畫等吸引學生的目光。多媒體教學大多運用PPT 課件,在課堂導入環節運用課件也是比較好的一種方式。例如,在教學家庭中各個房間中物品的單詞時,我先設計一個bedroom,然后讓屋里的bed,lamp,desk,chair 等物品動起來,以此來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根據本單元教學內容設計一個立體的家庭圖,通過大屏幕呈現出來,使學生仿佛走進了一個溫馨的新家,大家都想知道家里有哪些物品以及物品的擺放位置,于是探索新知的欲望就被激發了出來。當然,在多媒體導入環節中運用哪種方式還得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來具體分析、具體操作。
微課是新興的一種教學手段。平時在備課過程中,我先把導入用到的知識制作成微課,然后再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例如,在區分介詞的時候,我利用動畫向學生演示人物前進、后退、跳躍、蹲起、站立等姿勢,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in,on,under,over 等的使用情境。短暫的三分鐘微課演示,帶領學生進入到運用介詞的對話交流中,使學生能夠用英語快速準確地表達方位。
在英語教學的導入環節,可以運用談話交流的方式迅速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掌握新知識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談話導入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如教學英語數詞的時候,指著班級的物品問:“How many desks are there in our classroom?”在此基礎上引出整十的英文知識。我還經常運用對話導入,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有選擇、有計劃地與學生交流,如在教學句式I like…的時候,我就指著自己的衣服說:“I like red and yellow.And you?”引導學生說出“I like blue.I like green.”等等。這種導入法需要教師先進行示范,讓學生對所要交流的內容有所了解,然后再讓學生開口講出自己的喜好,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思考交流,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會話能力,拓展所學的語言知識。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為掌握新知識做好了鋪墊。
在課堂導入環節中,經常用到復習導入法,一般都是以舊帶新,可以從復習、提問學過的對話開始,向學生提供新舊知識聯系的要點。例如,在教學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s?時,可以先用Do you like apples?Yes,I do./No.I don’t.在師生之間進行一個問答對話,再導入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s?讓學生針對自己的喜好作出正確選擇,教師由此開始講解新課。
課堂導入的方式多種多樣,以往傳統的方式有圖片導入、兒歌導入、問題導入等等,雖然導入沒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我們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師自己的特長、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的年齡等來思考應該采取哪種導入方式,讓導入這個教學環節真正發揮作用。在日常教學中各種導入方法都是相互滲透、相互交叉的,成功的課堂導入重在吸引,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導入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為精彩的課堂教學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