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維偉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私立育新學校,江西 贛州 342800)
引言:初中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化學這門學科,是學生打開化學大門,步入化學世界的起點。但由于其較少的課時,較多且零碎的知識,導致課堂教學往往加入了過多的理論教學,導致課堂枯燥無味,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這就要求教師能夠轉(zhuǎn)變觀念,用行動打造初中化學趣味課堂,將繁雜的知識融入到有趣的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自發(fā)的融入到課堂教學的氛圍中,學生才能真正更快更好地吸收課上所教授的知識。筆者將從三個方面來闡述教師應通過怎樣的行動打造初中化學趣味課堂。
教學的內(nèi)容和知識點是不變的,但是教師在課堂教學是使用的語言和教學風格是多變的。冷冰冰的陳述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就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轉(zhuǎn)換自己的教學風格,用一種輕松愉快風趣地語言來進行教學。教師對于教學的激情之火,同樣可以點燃學生的激情,觸動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有豐富的情感體驗,更好地投入到課堂中。
例如,教師在進行元素周期表的教學時,可以和學生分享其中一些元素被發(fā)現(xiàn)的過程。這些元素發(fā)現(xiàn)的過程有的是偶然,有的也讓人充滿了敬意,通過有趣的語言來講述這些故事,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又比如磷元素的發(fā)現(xiàn)就是一個偶然,在古代的西方國家,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淘金熱風靡于整個西方,找到黃金就意味著一夜暴富。這時候,德國的科學家漢森·布朗德發(fā)現(xiàn)尿液的顏色和黃金一樣,就想能不能通過提煉尿液來獲得黃金,這種荒謬的想法肯定沒有實現(xiàn),但是,在漢森的提煉中,卻偶然地得到了另一種元素,磷,這是一種燃點很低地物質(zhì),在燃燒時會產(chǎn)生綠色的火焰,放出冷光。古代靈異故事中的鬼火就是來源于此。而另一種元素鐳的發(fā)現(xiàn)則讓人充滿了敬意,居里夫人用自己一生的努力,發(fā)現(xiàn)了這種具有放射性,對人體有巨大危害但是可以用來治療癌癥的放射性元素,鐳。通過這些故事,教師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打造趣味課堂。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chǔ)的科學。傳說化學這門學科起源于古代煉金術(shù),這種說法雖然有待考證,但是化學確實有很多有趣的實驗,有很多奇妙有魅力的實驗現(xiàn)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有趣又簡單易行的小實驗,通過那些奇妙的實驗現(xiàn)象來打造趣味課堂。
例如,教師在進行氧化性和脫水性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向?qū)W生展示有名的“黑面包”實驗。教師可以準備一個燒杯和一些白糖,一點濃硫酸試劑,在展示實驗的時候要注意實驗安全。教師可以先將白糖放入燒杯中,之后將濃硫酸滴加到燒杯中的白糖上面,學生會觀察到原本雪白的白糖迅速蓬松變黑,并且在發(fā)熱的狀態(tài)下體積逐漸地膨脹起來,并且很快地充滿燒杯,像一塊蓬松的黑面包一樣。這是因為濃硫酸具有很強的脫水性,在和白糖接觸的一瞬間就將白糖分子中的水奪走,之后用自己的強氧化性將白糖氧化成了黑色的碳,放出二氧化碳氣體。這就是白糖變成黑面包的原因,這樣的展示實驗不僅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也讓學生深刻的掌握了知識。
知識的來源一直都是生活,教師將要教授的知識和生活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和吸收新學習的知識。通過聯(lián)系生活情景,學生會有一種觸景生情的感受,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例如,教師在進行醋酸的酸性這一部分知識點的教學時,可以與生活中常用的燒水的水壺聯(lián)系起來。教師可以讓學生來思考新水壺與舊水壺的區(qū)別是什么,是舊水壺中水垢,這種水垢會影響水壺的加熱效率。那么該如何去除水垢呢?教師可以取一小塊水垢,讓后放入裝醋酸的燒杯中,學生會觀察到水垢在與醋酸溶液接觸到的時候會在表面產(chǎn)生氣泡,并且軟化。這是因為醋酸和水垢產(chǎn)生了化學反應,而這和醋酸的酸性有關(guān)。通過這樣與生活的聯(lián)系,學生不僅可以學到知識,更學到了在生活中應該如何應用自己的所學解決實際問題。在幫助學生的同時,教師成功的打造了趣味課堂。
綜上所述,初中化學往往在初三階段才開始授課,這個階段的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因此,打造趣味課堂,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有趣的氛圍中學到應該學習的知識并且掌握相應的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筆者結(jié)合自身多年經(jīng)驗提出了上面三點建議,希望這些能真正幫助到教師打造初中化學趣味課堂,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當然,打造趣味課堂的方式有很多,筆者只是列舉了一小部分,其余的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地去探索,發(fā)現(xiàn)。并將好的方法應用到課堂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