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
(杭州師范大學附屬乍浦實驗學校,浙江 杭州 314201)
所謂分層教學是指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為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區別對待。而這里將要討論的是在尊重家長和學生意愿的前提下,讓學生自己選擇相關的學習難度、將要完成的作業以及將達成的考核目標。
(一)盡管學生之間確實存在著很多差異,但這種差異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學習能力,智力差距,努力程度,家長的要求,孩子的決心都可能讓學生在一段時間內表現出不同的結果。單以部分學習成績就把學生定義成好,中,差三個級別,然后對其進行分層教學,個人認為這樣是太過簡單粗暴,并且容易對家長和學生在心理層面造成不利的影響。影響學生個性的發展。
(二)自主選擇把主動權交還給家長和學生,這樣能讓分層教學的開展更順利。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目標,在教學過程的實施中師生關系更融洽,目標和方向更明確,能使教學開展更有效。
(一)自主選擇學習目標。
比起教師親自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的學習目標一定是更具人性化。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墮”,從做教師的第一天起就暗自提醒自己不要誤人子弟,而在教學中,確實常常會根據學生的現狀看走眼,錯誤的定義學生的學生能力。特別是邊緣學生,有一年,遇到一個希望小學畢業的學生,按往年的情況,這個小學的學生學習能力普遍弱些。但在課堂上我發現他學習思維很好,后來由于他自己的努力,數學成績一直在班中名列前茅,還在希望杯競賽中獲獎,所以老師是不能隨便給學生做定義的。
讓學生主動去選擇自己的目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表現,學習的主動性是學生對學習的由衷喜愛,是發自內心的自動和自覺。主動性是自主學習的基本品質,在學生學習活動中表現為“我要學”,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習效果必定事半功倍。
(二)自主選擇作業難度。
對于我們農村的一線教師來說,比課堂教學更頭痛的是回家作業。一放學,學生便投入到了廣闊的無人監管的大天地中。農村孩子的父母大多工作時間長,晚上常常要加班(我們這邊主要是服裝廠),孩子能自覺完成作業的已經是少之又少,再加上題目難度一上去,學生久而久之就沒了開學初的決心,作業隨便應付,甚至抄襲現象時有發生。
讓學生自己主動選擇作業是個好辦法。如果沒有自己選擇,直接告訴學生這個作業誰要做誰不要做,學生嘴上不說心里是有疙瘩的,學習成績再差的學生心里也是要面子的,在家一樣是父母的明珠。所以讓學生自己選擇不僅能避免心理上的不悅,更能讓學生多一份學習的責任感。自己選的就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學習責任是指學習者充分認識到學習是個人對社會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它表現為學習者對學習目標和意義的認識以及由此產生的對學習的積極態度和敬業精神。樹立高度的學習責任心是自覺學習的前提。有了學習責任和合理的作業難度和量,學生完成作業也就切實可行。
對于數學學科而言,把作業進行分層那是最合適不過了。例如,就七上的一個絕對值,對于大多數學生就了解絕對值的概念,能進行簡單的計算就可以了,如-8的絕對值是多少。而對于優秀的學生,在這個知識點里就可以培養很多的能力,如:當x取何值時,|x-1|+|x-2|的最小值是多少?在該題中,可以培養學生數型結合和分類討論的思想,是一個較好的題。層度較差的孩子,讓他在回家作業中進行獨自探索,實際意義并不大。所以教師想要落實素質教育,想要在減負的同時讓不同的同學得到不同的發展,必須精選作業,把作業進行分層。讓學生自主選擇作業的同時培養學習的責任心和自覺意識。既然自己選擇了難度就要自覺主動的去實施。
(三)自主選擇考查內容。
在自主選擇了學習目標和不同難度的作業后,如果還是一張試卷進行考查,這個顯然是不好的。學生努力了很久,沒有成功的體驗,沒有與之對應的考查試卷,效果還是沒有的。雖然期末考和大型考試現在都是全市統考,但平時的小測驗和小練習,可以單獨設置,讓學生自己選擇考試的試卷,可以分為AB卷,難度不一,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掌握情況選擇試卷。作為數學老師,嚴謹是必然的,但游戲規則既然是和同學們共同制定的,做個大方的老師也無妨,兩張試卷兩個等級但分數記錄時不要有差異,既然有心要讓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增加成功的體驗,就大方些,該表揚就表揚。學生心里是有譜的。學生的信心和成功體驗才是我們教師教學的真正目標所在。而優秀的學生也一定會是越挫越勇的。
(四)加強心理輔導和個別輔導。
在《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一書中我再次看到了“基于立徳樹人的教學”,“因材施教,分層教育”在培養高端人才時確實起了非常好的作用,但作為一線教師,我也確實看到了家長在心理上的放棄和學生在行動上的放棄。比如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效果,讓作為初中老師的我心存內疚,小學就會的解方程到了初中反而不會了。如2x+5=6。這樣的題難嗎?而在一個班里不會解的絕不是一個兩個。問題在哪?我想是放棄了。為什么放棄了?我想這里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的。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喚醒”,喚醒孩子的內心。
真正的教學是教人,在學科教學中,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成績的提高,這些都很重要,但是這一切必須服從和服務于學生的健康,幸福、尊嚴和個性的發展以及內心的自由。把選擇權交還給學生。在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難度的同時,也是在選擇今后要走的路。教師要有善念,但手里也要有個緊箍咒,當孩子在迷途。中時拿出來念念。未來的路千千萬萬條。每一條路都是自己的選擇。要讓孩子明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