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三
(重慶師范大學,重慶 400000)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由于高中歷史教學具有知識零散化以及知識量較大等等特點,高中生在學習歷史時往往為其打上了枯燥乏味的標簽。而如果能夠改變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看法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在這樣的教學需求下,首因效應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就映入了高中歷史教師的眼中,首因效應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不僅能夠改變學生對于歷史的不良看法,更加能夠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在學習歷史時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知識點記憶效率,為高中整體教學體系樹立典范,為高中生備戰高考奠定扎實的基礎。
首因效應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高中歷史教學形象樹立不夠立體、高中歷史教學方式相對死板兩方面。
在大多數高中生心中,歷史作為一門文學類的學科,其學科形象主要以知識點的背誦為主,這樣的學科形象就決定了高中生在學習歷史時難以提起學習興趣,這就需要首因效應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的過程中為學科樹立起立體的學科形象,改變學生對于高中歷史的不良看法。
雖然現階段很多高中都開始致力于教學改革,但其往往只是治標不治本,高中歷史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還是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這就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首因效應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主要有:樹立立體科目形象,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科學改善教學方式,保證學生學習效率兩方面。
首因效應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其尤為突出的教學優勢主要體現在改變高中生對歷史的學科印象,引導學生有興趣的學習歷史知識。這就需要首因效應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過程中能夠為高中歷史樹立立體的科目形象,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前提下對于歷史具有更加立體的看法,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生學習高中歷史必修三文化發展歷程第19課《電影與電視》時,教師在開展教學之前,可以先為學生播放由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世界上的第一部電影《工廠的大門》,在一分鐘的電影播放結束后,教師在詢問學生對于這部電影的看法,在學生的眼中,這部電影不僅沒有聲音,而且全程黑白、制作粗糙,這時,教師再引出本節課的主題,這部電影是世界上的第一部電影,放映于1985年12月28日,這對于整個電影史來說是具有重大意義的,這意味人類從此以后可以用動態的電影來記錄歷史,更加意味著人類的娛樂形式不再局限于話劇、戲曲等現場演繹的文藝形式。在引起學生興趣后,教師再引進相關的知識點,而通過電影的播放,教師已經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時教師再進行教學不僅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加能夠讓學生在第一印象中就對于歷史學習產生好感,從而保證了之后教學工作的效率。
雖然現階段很多高中都開始致力于教學改革,我國很多高中從教學設備到教學環境都已經完成了改變,但是事實上,教學設備和教學環境往往只是治標不治本,高中歷史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還是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這就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而改變學生的學科形象就能夠將歷史樹立為在學生學習的眾多科目中具有一定趣味的學科科目,從而保證了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效率。例如:在學生學習高中歷史必修三文化發展歷程第19課《電影與電視》時,教師可以在教學前先拋出問題:“同學們對于電視都了解多少?”在學生發表言論時,教師也要與學生積極溝通,營造好教學氛圍,在充分討論后,教師在引進知識點,在電影問世35年之后,英國人貝爾德發明了電視,教師再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世界上第一臺電視的相關資料,從而通過改善教學方式來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
首因效應能夠在現代的教育中為國家發光發熱,可以說是國家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更可以說是脫胎于傳統教學的,但又勝于傳統教學的。可以說,首因效應將在以后的高中歷史教學中發揮著更大的作用,首因效應的實施將使得高中教師的高中歷史教育教學工作更加輕松有效,高中生在學習歷史時也能夠切實的學習歷史知識,刻其在心里,并將其發揚光大。僅祝愿首因效應能夠在今后的發展中更上一層樓,切實有效的為中國奠定好教學育人的基礎,并能為其它領域教學所成功推廣,推動中國整個教育教學事業的成功發展,為科教興國、民族振興做出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