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照芳
(邢臺市第六中學,河北 邢臺 054000)
閱讀能力不僅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生所有學科學習的基本能力,它在學生日后的學習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闡述當前課內課外自成一體的初中語文課外閱讀形式現狀,探討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學生的語文文學素養(yǎng)。
在初中階段是學生知識轉化的關鍵時期,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此階段不管是知識的難度還是知識的銜接都必須從淺至深逐漸過渡。而目前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現狀十分不樂觀。在繁重的課業(yè)壓力下,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較少,而且由于學校教育更加強調成績和分數,這使得學生本身也不重視課外閱讀,學生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進行課外閱讀。而且受互聯網信息時代的影響,學生的課外閱讀材料也出現了一些言情小說、漫畫雜志等,這使得家長更加排斥和抗拒學生的課外閱讀行為,認為課外閱讀本末倒置,影響學習成績。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不能更好地配合,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而且家長的排斥與抗拒會影響學生,使學生出現抵觸心理,喪失課外閱讀的熱情。另一方面,學校教育中教師在選擇課外閱讀材料的時候選擇不恰當,選擇的書籍難度較高,初中學生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但他們的心智發(fā)展仍不是十分成熟,思維比較活潑,枯燥的書籍會使學生容易產生挫折心理,久而久之,喪失課外閱讀的熱情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教師在語文課外閱讀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愿意主動去探求,對課外閱讀本身產生求知的欲望。教師正確的引導,使學生更加持久的保持對語文課外閱讀的興趣。興趣能帶動學生更加主動的學習,是學生自主探究活動的核心。只有學生對課外閱讀學習產生了興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語文課外閱讀的學習中。教師要了解學生基本情況,對每個學生個體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有詳細的調查,認清學生在課外閱讀學習中的喜好偏向,合理引導,為學生推薦更加感興趣的課外讀物,使學生更愿意主動閱讀。教師也可以將課外閱讀與課堂學習結合,教師在初中語文部編版教材《林黛玉進賈府》這一章節(jié)時,可以適時為學生推薦《紅樓夢》,因《紅樓夢》內容較為艱澀難懂,教師可以以學生感興趣的愛恨情仇主題入手,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探索心理。在學習《濟南的冬天》這一章節(jié)時,為學生講述老舍先生的趣事,激發(fā)學生對于老舍先生作者生平的好奇。以幽默風趣的語言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使學生更愿意主動去探尋老舍先生的作品,不僅有利于課堂內容的更好展開,也使學生在課下通過課外閱讀對課堂知識更好的鞏固,收獲更多給人啟迪的精神財富。
為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喜歡的課外讀物,并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再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這使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選擇中有更多的自由性,遵循自身的喜好特點才能更加長久保持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在語文課堂上與大家分享自己等心得體會,并為自己喜歡的書籍做推薦,在學生彼此之間的交流互動中增強自信心,滿足學生的表現欲,不僅開闊了學生的閱讀視野,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還提高了學生的交往能力。學生對于自己喜歡的書籍會更加的有探索欲,在分享中對于課外讀物的內容也會有更深地感受,在彼此分享之間看到不同角度的理解,在觀點的碰撞中感受知識的多面性,看到他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學會對不同知識、文學的包容。
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而良好閱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還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只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加寬松自由的閱讀環(huán)境,教師和家長在學生的閱讀學習中有效的引導和監(jiān)督,科學合理的為學生安排閱讀時間,避免學生因為閱讀學習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教師在此過程中更有指引性的為學生安排課外材料閱讀,避免一些毫無營養(yǎng)的書籍的涉獵。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閱讀計劃,定期檢查學生的閱讀成果。家長也要與學校教育相配合,促進閱讀教學的有效展開。平時家長也可以與學生共同閱讀,起到示范作用,甚至家長可以與學生探討,以不同的人生閱歷和精神層面對學生的閱讀進行不同方面的解釋,使學生對閱讀材料有更好的理解。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這對學生的終身學習都有著十分深遠的意義。同時,課外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形成優(yōu)秀的道德品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