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金賢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劉家臺鄉中學,河北 保定 072158)
高效率的課堂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主動的掌握的知識更多,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數學課堂教學變得更有活力。那么怎樣打造一個高效的數學課堂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打造高效課堂,教師需要在課前認真備課,挖掘教材,找準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沒有課前準備的課,肯定得不到高效率的回報。備課的重點在于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這三者缺一不可。備教材是為了熟悉內容在課堂上講得隨心應手,備教法是研究教材看采用哪種教學方式,備學生是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課前備課不能只限于準備課本上僅有的知識還要搜集與課本有關的內容,把書本知識有機結合起來,這樣學生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也就達到了高效課堂這一目的。
1.引多媒體進入課堂
多媒體教學能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取較多的學生內容,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接收效率。總之,教學方式的現代化和新的教學工具的運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自控力差,思維形式以形象直觀為主,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比賽、講故事唱兒歌等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學。如學習《整數乘法》時,枯燥乏味的計算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這時教師可采用比賽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競爭氛圍學生爭先恐后地做練習,課堂氣氛真正活躍起來了。
現在的班級基本為大容量班級,所以,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提升自己的授課能力,教好每一個學生。課堂上,教師要多采用激勵性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后進生要多關心,多挖掘他們的優點并給予鼓勵和表揚,使他們對學習充滿信心。另外,教師也可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如小組討論合作法、比賽法等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習慣,尋找現實生活中及其他學科中有關數學的知識,并讓他們嘗試自學。同時鼓勵學生把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其他學科中去,讓他們體會到數學的重要性及用途之廣泛。如教學《有用的搭配》時,教師可這樣設計的:在引出問題后,先出示數學中數字的搭配,然后再引出語文中拼音的搭配、美術中顏色的搭配、音樂中音符的搭配、生活中服裝的搭配等,讓數學知識融入到各個學科和生活中去,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無處不在,感受到數學的美,進而體會到數學的魅力。
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教師要不斷地發現和挖掘每一個學生的內在潛力,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思考數學問題,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并說出自己在探索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及總結出的解題方法,使每個學生的內在潛能得到更好的發揮。學生通過學習數學教材中的例題,雖然已經掌握了某一類型題目的規律和解題方法,但這并不代表學生學會了與例題相似的其他題目,要想讓他們靈活變通,還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深入的引導,必要時還應對一個知識點反復地講解,然后再進行課堂練習,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的熟練程度。
學生內在潛能的發揮需要一定的情境,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情境,來開發學生的隱形智慧,完成教學目標。這就要求老師課前備課充分,在課中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和討論,讓他們在獨立思考和相互討論中得到最佳的解題方法,最后教師進行總結評價。對學生在討論中提出獨特解題方法的學生教師要給予表揚,對后進生及很少發表看法的內向學生,只要他們稍有進步,教師就要給予表彰,長此以往會走向成功,增強學習信心,使他們重新認識自己,燃起學習的火苗。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座位上邊聽邊做筆記,幾乎沒有發表意見的權利。新的教學觀念提出教師是學生的領路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教師要給學生大量的時間去探索和討論問題。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能解決,說明他們是真的動腦子去想了。學生的潛力得到發揮,也得到了成就感,學習興趣更加濃厚,課堂效率自然也會提升。因為不同解答能反映出學生對一個問題的認識水平解答結果,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答案中掌握他們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隨時調整后面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以更好地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以教師的滿堂灌為主,不給學生留思考時間。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好問和好奇心是兒童的天性,是他們求知欲的表現。”所以我們要利用兒童這份天性,鼓勵他們把學習中的疑難問題提出來,在小組內探討解答。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一種勤于動腦、善于表達自己想法的習慣。教師如果在課堂上不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只是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讓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出正確的解題方法,雖然教學任務完成得很順利,但學生會變得越來越懶惰。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探索機會和思考空間,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使他們在學習知識、理解知識的同時,智力水平得到提高和發展。
構建平等、愉快、高效率的數學課堂是課前、課上、課后的有機結合,只要教師教法得當,使課堂氣氛活躍,使學生樂學,那么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的提升,數學課堂才會更加高效。